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4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04篇
系统科学   866篇
丛书文集   190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586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和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类离散时间复杂网络系统的输出同步问题,得到了系统输出指数同步的充分性条件,数值算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现有的密钥分发中的误码协调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次传输的问题,使用倒三角类坐标定位法来解决。将所得裸钥放置于下三角矩阵中,三边分别进行奇偶比较并互相传输计算结果,以达到定位错误比特位的目的。使用互注入光反馈激光器产生相关性高的混沌态来提取裸钥,通过该协调方法,最终可以达到10-8~10-10量级的误码率。通过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删除裸钥中的误码,满足现实通信对误码率的容忍度。  相似文献   
3.
4.
具有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unge-Kutta法分析了具有不对称间隙的二元机翼自激振动的动力学响应,研究了当U^*/Ul^*从零逐渐增大到1时系统的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发现在不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中存在复杂的运动形式,其中包括从P-1到P-2的倍周期分叉,P-4到P-2,P-2到P-1的倒分岔,同时存在混沌运动形式,而且不同的初值条件所对应的运动形式也有所不同.给出了全局分岔图、局部分岔图、混沌运动的功率谱密度图及3种周期运动的时间历程曲线和相平面图,对于实际的飞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加密的混沌流密码受参数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利用混沌特性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加密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研究.混沌参数的不同取值直接影响混沌映射所产生流密码的复杂性.以广泛采用的Logistic映射、Henon映射及其复合映射作为实验对象, 分析不同参数取值时混沌映射所产生的流密码的随机特性、自相关特性、互相关特性、平衡性及游程的变化,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数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具有l1误差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最不利情况的辨识问题,对系统假设的先验信息是未知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控制稳定,并且假设实验数据具有有界噪声干扰的一般输入响应样本,提出了中心估计算法,分析了其最不利情况的误差界限,所给算法和辨识结果是面向鲁棒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湍流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精细地研究其奇异吸引子的几何结构和动力学行为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必须进行统计研究。湍流具有结构这一发现并不否定统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混沌动力学为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湍流统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操作轨迹LPV模型的非线性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操作轨迹LPV模型的非线性辨识方法:根据调度变量的操作轨迹,选取若干个典型工作点;在各个典型工作点,进行测试与辨识相应的线性模型;然后,根据工作点测试数据以及各工作点间的过渡数据,辨识出全局插值LPV模型.它降低了测试辨识成本,且算法简单可靠,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帆  赵建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14-1217,1237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智能材料结构作为研究热点之一,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及医药等诸多领域。智能作动器与智能传感器是智能材料结构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迟滞现象是存在于大量智能材料中的非线性现象,对整个控制系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如稳定性的恶化甚至丧失等。Preisach模型常用于智能材料中针对迟滞现象的建模。基于一阶滞回曲线获得智能作动器的输入输出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经典Preisach模型两种工程上易实现的辨识方法,并应用到一种真实的智能作动器——WIDS-IA压电型作动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均有效,且误差在同一数量级。为广泛存在迟滞非线性的智能作动器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双光头同步控制原理.对采集的伺服模块聚焦误差跟踪信号及共焦模块读写光头的聚焦线圈驱动信号进行了频域分析,并以此两路信号作为系统输入输出,分别对三种参数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根据3种模型的频率响应及阶跃响应,选择双光头同步控制过程的参数模型为[450]阶的ARX模型.实测曲线与模型仿真结果符合度(fit)为78.0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