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5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英 《科学》2003,55(1):41-44
在我国古代治河典籍中,黄河很早就被称为"四渎之宗,百水之首".因为多泥沙,且河道善淤、善决、善徙,黄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淤积成因及流态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偏流易淤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对闸上游河道淤积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增建导流墙对闸前河道流态改善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受闸上游弯道影响形成偏流,闸前河道两侧产生左大右小两个明显回流区,导致左侧河床较右侧淤积明显;水闸常年运行,大部分时间闸前河道水流动力较弱,易形成缓流淤积。通过闸前设置导流墙,可以改变闸前河道流态,使左右两侧回流区范围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5.
乔明 《甘肃科技》2011,27(16):58-60
针对导致河道年内最浅水深和淤积程度估计的复杂性,利用前馈神经网络结构简单和具有较强映射能力的特点,对已有资料进行了模拟与泛化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对年内最浅水深和淤积程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连云港扩建工程后,老港区和外航道的泥沙回淤强度,根据测图水深的量计资料,采用时间和面积加权平均方法分别进行了年平均值的测算;由于淤强的预测方法目前还不尽完善,因此,本文以动态系统自回归分析(AR模型)模拟了该港的序列淤强和其随机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及资料分析研究了清水、低含沙水流和高含水流的紊动粘性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考虑紊流相干结构的清水水流紊动粘性系数随尾迹强度的增加或减小而相应增减。低含沙水流紊动粘性系数随含沙量增加而减小,即挟沙后水流紊动强度减弱。高含沙水流紊动粘滞系数更是如此,且垂向最大值偏离中间水深向下移。紊动粘性系数与含沙量、冲刷、淤积状态有关,宾汉极限剪切力对紊动粘性系数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沙质海岸防波堤附近岸线变形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沙质海岸线变形计算的数值模型.由于本模型采用了隐格式,与过去提出的模型相比,具有计算稳定性好、时间步长可取得较大、上机运行时间大大缩短等优点同时,考虑了岸线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对波浪折射的影响;在防波堤下游一侧考虑了波浪绕射和折射对岸滩冲刷的综合作用.作为算例,对某一港口防波堤附近的岸线变形进行了计算,表明用隐格式和显格式模型得到的结果颇为接近,与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相比较也很一致.因此,本文提出的这一隐格式模型可用于海岸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天水市属典型的山间河谷盆地型城市,受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的控制和影响,地质环境较差,地质灾害发育且活动频繁,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天水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滑坡、泥石流、河床淤积与洪水、水资源不足与水质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城市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将更加突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控制和减小丁坝下游回流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动边界出现凸出障碍物会引起边界层分离,导致回流发展、流态恶化、泥沙淤积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在50cm宽的水槽中进行了系列实验,用丁坝模拟凸出障碍物,采用"吸、喷"水方法。这样可以改变障碍物周围的水流流态,缩小其尾流回流范围,大幅度减少回流淤积,效果十分明显。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吸、喷"流量大小与回流尺度减小和回流淤积减少的关系式。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