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6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1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综合类   319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类似蜂窝的塑料材料不但能引导光束实现精确的小角度转弯,还能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光束的强度和完整性丝毫不受影响。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TEP)和中佛罗里达大学(UCF)两校联合开发出的这种技术有望进一步拉近高性能光学计算机,特别是小型光学计算设备和现实的距离。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光学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增益性能,利用高温法合成了BaLuF5∶Yb3+,Er3+纳米晶,并分别对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近红外发射特性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平均粒径为13 nm,并在1 530 nm处具有较强的发射,荧光半高宽为50 nm.将合成的纳米晶掺杂入SU-8聚合物作为光波导放大器的芯层材料,使用光刻显影等工艺,在表面长有二氧化硅的硅衬底上制备出了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当980 nm波长泵浦光功率为280 mW、信号光波长为1 530 nm且功率为0.1 mW时,在长度为1.1 cm的光波导放大器中,获得了3.95 dB的相对增益.  相似文献   
3.
大连海洋大学从2009年开始海洋类专业硕士扩招,随着对外学术交流机会的增多,这些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的机会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分析大连海洋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水平的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研究海洋类院校专业硕士英语听说课程改革中能力培养的策略.并且,文中敦促建设研究生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科学有效地将课内外所学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5.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6.
7.
8.
朱钤 《大自然探索》2003,(11):69-72
在海平面以下37米的地方发现一个曲折幽深的天然洞穴,也许算不上什么稀罕事。但是,假如你探入洞中却发现一个完整的史前人类的艺术宝库豁然现身于你眼前,这样的事恐怕就不多见了……  相似文献   
9.
地质的海洋     
现在我们从飞机上可以轻易地看到地球表面的景观:茂密的森林、陡峭的峡谷,以及高耸的山脉等等,而且利用太空科技,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火星上岩石广布的贫瘠表面。但是,对于自远古以来一直维系和决定着我们命运的海洋,我们却知之甚少。海洋对于我们来说,犹如藏在巨大蓝色水毯下的一个奥秘。 不过自上个世纪以来,借助海洋研究和海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前所未有地进入海洋,去一窥它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空间遥感与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和环境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连续、动态的信息需求的必要手段。海洋光学遥感在实施大范围海面瞬间信息监测、数年至几十年长序列全球海洋数据采集等方面,发挥了常规调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发展了利用测量离水辐射率的原理,用现代的卫星遥感技术来实时监测海洋水色环境。80年代以来,我国对该项高技术也十分重视,并有了长足进展。文章回顾我国近20年来海洋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当前国家在海洋权益、防灾减灾、海洋资源管理和开发等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论述了该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导向下的前沿,如:高精度分析和定量化、高频率长序列监测和业务化趋向、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核心技术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