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志勇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67-67,73
马来西亚吉礁福建公会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的福寿宫。民国初年,福寿宫改名福建会馆,这一华人组织的宗旨也顺应历史潮流而发生变化。1963年,吉礁福建会馆正式改名吉礁福建公会,吉礁福建公会从此成为一个规章制度比较严密、机构比较健全的华人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了西秦岭南带中志留统岩石学特征,对遭受重结晶作用的碳酸盐岩进行了结构成因分类。分析了该区中志留世的沉积环境及变化特征。在该区发现的层孔虫生物礁及其它“浅水”标志,表明志留纪时,为若尔盖微古陆北侧的边缘浅海环境。西部为局限陆棚环境,可分为:局限内陆棚、海湾、礁滩-泻湖-潮坪(孤立台地)等亚环境;东部为开阔陆棚环境,可分为浅海砂滩、内陆棚、外陆棚等亚环境。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搭载超声风速仪的六旋翼无人机测风系统,对热带海岛地区近海岸、农业温室基地以及密集建筑群等典型地貌开展风场实测. 结果表明:地面粗糙度指数、摩擦速度和地面粗糙度长度均随场地粗糙度增大而提高. 近海岸风剖面可采用指数律或对数律模型,与我国规范A类、欧洲规范Ⅰ类地貌值均吻合较好,湍流强度明显小于现有规范值;温室基地风剖面符合指数律模型,风剖面和湍流强度与日本规范Ⅲ类地貌值吻合较好;密集建筑群风剖面符合指数律模型,且与美国规范B类地貌值吻合较好,湍流强度与日本规范Ⅳ类地貌值吻合较好. 该研究验证了无人机测风的可靠性,为海岛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奠定基础,也为复杂地貌的风场观测、风环境评估与风能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舟山海岛潮间带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舟山海岛潮间带的七个断面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营养盐(无机氮TIN、无机磷PO4-P)、重金属、石油类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以超四类海水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5.
福建海岛草丛植被的等级聚合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海岛草丛植被是海岛的重要资源,植被调查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用等级聚合分类把福建海岛22个样地的草丛植被分为10个类型。揭示了按优势种划分的各个类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表明了群落样地中的种类组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等级聚合分类在草丛植被分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河北省海岛的现代沉积和动力地貌特征以及动力地貌成因。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探秘     
正研究认为,距今约1亿年前,珊瑚曾拯救地球生命于灭绝边缘。那么,在今天,如果地球变暖加剧,珊瑚能再次拯救地球生命吗?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面闪烁着一片翡翠绿,宛如镶嵌在大海中的一块绿宝石,这就是人们期盼看到的珊瑚礁。海面上的一切是那么宁静,但是,如果潜到水下,就会发现那里可是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8.
在矿山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植被恢复坡面植物的状况能很好的反应出工程的恢复效果.选取浙江舟山具有代表性的庆丰采石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人工恢复坡面植物群落、周边原生植被以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观察,研究表明,豆科及禾本科植物适合作为先锋物种进行早期人工恢复坡面的水土保持,且在群落中占据着主要的优势;在植被演替过程中,菊科及禾本科植物入侵明显,但是周围灌木、乔木的乡土种较难入侵;随着时间的进行,草本植物种类显著增加,群落多样性增加,坡面生态系统日趋稳定,其中坡中、坡下的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坡上;坡度对于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9.
AVO技术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在陆相盆地中进行储层预测准确率较高,而在海相地层中的应用则很少。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已知井储层段进行AVO分析,得到了该区海相含气储层具有第Ⅳ类AVO异常响应特征,而非含气储层则具有第Ⅲ类AVO异常响应特征。上述结果和陆相含气储层的AVO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应该为岩石物理性质——如压实度等引起。其次,低含气饱和度亦可以引起AVO异常是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如何识别商业性含气异常和非商业性含气异常是现今AVO分析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华北东部石炭纪巨型珊瑚灰岩带的展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巩恩普 《科学通报》1995,40(9):826-826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本溪组上部海相地层中产有丰富的Arachnastraea,Chaetetes和Multithecopora等珊瑚化石,在一些露头点上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可称为珊瑚灰岩,它们在平面上具有带状分布的趋势,局部地段形成珊瑚礁.该岩带的存在为我们认识华北东部地区石炭纪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