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病虫草鼠害和卫生害虫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生理活性物质,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微生物源(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等)、植物源、动物源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生  相似文献   
2.
3.
活体香椿芽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军 《甘肃科技》2005,21(3):163-164
对无土栽培活体香椿芽的浸种催芽时间和方法、基质选择、温湿度管理条件、采收标准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浸种24h,用珍珠岩为基质,采用二段式催芽法,在中等光照强度下生产活体香椿芽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认证协议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活体指纹的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并运用BAN逻辑对该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除形式化分析外,还从安全性和执行效率方面对该协议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使网络上的双方完成双向认证,有效地抵抗重放攻击,保证认证信息的机密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论述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石家庄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情况,并对高校图书馆Human Library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通过大力宣传Human Library活动、多途径保障活体图书的供给、建立有效的活体图书管理制度、拓展Hu-man Library的活动形式、建立活体图书特色资源库等策略来持续发展高校Human Library活动.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内的一个分支,是继指纹识别之后最受关注的一项生物技术,但是目前也出现伪装人脸行为进行欺诈,这种对合法用户人脸的假冒行为已经成为人脸识别与认证系统的重要威胁。当前活体人脸检测技术主要集中在人脸细微动作、3D人脸重建、红外人脸检测三领域的研究上,该文主要浅析这三类检测技术的原理,并总结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及优劣。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索了VSV-G假型反转录病毒invivo途径基因治疗血友病B的可行性.采用新型包装细胞系293-GPG制备了VSV-G/G1NaBAⅨ假型病毒,该病毒的最高滴度可达8.5×108CFU·mL-1,与传统的反转录病毒相比具有更高抗补体灭活效应(P<0.001),并初步证实了新生鼠血清补体对VSV-G假病毒的灭活作用明显弱于成年鼠血清补体(P<0.01).不同剂量的病毒上清液经腹腔注入新生血友病B鼠后,各治疗组小鼠血浆均可持续检测到hFⅨ抗原,最高峰值为(72.5±6.1)ng·mL-1,表达持续超过120d.治疗后小鼠的凝血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大剂量治疗组的改善最为明显,凝血活性提高至(3.4±1.5)%,APTT时间缩短至(43.6±7.2)s.hFⅨ的表达水平和凝血功能的改善程度与所用病毒的剂量呈正相关.治疗小鼠体内未检测到抗hFⅨ抗体,未发生任何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和生殖细胞的基因转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SV-G假型反转录病毒开展新生血友病B小鼠invivo基因治疗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活体荧光方法研究了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在不同营养状态下其色素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氮(N)限制相对磷(P)限制对威氏海链藻生长有更大的抑制作用.HPLC的结果显示在氮限制条件下,细胞的墨角藻黄素(Fucoxanthin)/叶绿素a、叶绿素c/叶绿素a比值高于磷限制和未受营养盐限制条件(对照组);活体荧光结果则显示氮限制条件下550nm/440nm,460nm/440nm激发荧光比值低于磷限制和对照组.这两种方法来指示浮游植物的生理状态以及研究其类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比较和评价这两种方法在指示浮游植物生理状态及类群结构中各自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活体荧光能明显地指示威氏海链藻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比较适宜用于指示不同生理状态下威氏海链藻的光合色素比值变化,而用HPLC来研究营养限制条件下威氏海链藻细胞的生长变化以及计算其类群的组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分批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及氮磷营养元素对两种赤潮藻增殖的影响,发现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要求的温度较低,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3℃,生长温度上限在33℃至34℃之间;微小角毛藻(Chaetoceras minutissmus)的生长最适温度约为30℃,生长温度上限在41℃与44℃之间。氮磷缺乏使两种藻的增殖受阻,生长周期缩短,且缺氮比缺磷的影响大,测定表明两种藻的荧光激发光谱的高峰位置都在580nm附近,而荧光发射光谱的峰位为675nm.DCMU能引起两种藻活体荧光的增益,海洋原甲藻的增益荧光比率(F_D/F_X)为2.5,角毛藻的荧光比率较低,通常小于2.0。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葱生物膜内外有别的结构特性模拟生物矿化过程,在室温下同步诱导合成出颗粒状和球状两种不同形貌的硒化汞材料,前者尺寸约为200nm的大纳米颗粒,该产物可能是由尺寸约30nm的小纳米粒子组装而成;后者尺寸约为3μm的高度致密的带花边的实心圆球,该产物可能是自发生长或由直径约1μm的小球组装而成.其结构均为立方相,晶格常数为0.608nm.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uorescence,F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硒化汞的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