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33篇
教育与普及   2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8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实验轧机旁冷却装置配合轧机进行轧制实验,研究轧制道次间不同冷却工艺对特厚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道次间冷却工艺可以在全厚度方向获得组织细化及强韧性提高效果,采用强冷道次间冷却实验钢1/4处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0μm,强度为376MPa,-40℃冲击功为169J;心部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5μm,强度为360MPa,-40℃冲击功为123J.本工艺可形成470μm厚表层细晶层,晶粒尺寸可细化至5μm;粗轧道次间插入冷却工艺轧制钢板强度和冲击韧性优于中间坯冷却工艺;随冷却强度增加,钢板内部组织明显细化且强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增益性能,利用高温法合成了BaLuF5∶Yb3+,Er3+纳米晶,并分别对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近红外发射特性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平均粒径为13 nm,并在1 530 nm处具有较强的发射,荧光半高宽为50 nm.将合成的纳米晶掺杂入SU-8聚合物作为光波导放大器的芯层材料,使用光刻显影等工艺,在表面长有二氧化硅的硅衬底上制备出了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当980 nm波长泵浦光功率为280 mW、信号光波长为1 530 nm且功率为0.1 mW时,在长度为1.1 cm的光波导放大器中,获得了3.95 dB的相对增益.  相似文献   
3.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4.
PCBN刀具及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PCBN刀具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切削性能,阐述了PCBN刀具在不同切削领域应用的特点.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和试手段对QY16汽车起重机主梁断裂失效进行分析,找出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焊缝开裂。  相似文献   
6.
陈宁 《科学通报》1995,40(22):2110-2110
晶化动力学是非晶合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利用晶化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纳米级微晶合金的方法问世以来,研究晶化动力学手段显得特别重要.通常人们用差热分析(DTA或DSC)来研究非晶晶化过程,而且假定晶化转变速度与释放热量成  相似文献   
7.
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了Al_(63)Cu_(25)Fe_(12)合金的相变及性能特点,并初步研究了准晶体对传统铝合金表面改性的贡献。结果表明:该合金在450℃~820℃温度区间内晶体相Al_7Cu_2Fe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形成稳定I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硬度值变化不大(650~850kgf/mm~2)的特点,可与传统铝合金复合并使其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冶金矿山某产品的40Cr材料制作的大轴热处理后发生断裂现象,进行了理化检验及综合分析,找出了造成大轴断裂原因-首先是由于存在淬火应力,而未得到及时回火,其次是原材料中存在严重的冶金缺陷。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以 JK 触发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密码电路,并着重对它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论述,从而阐明了此电路的实用性和可取性。  相似文献   
10.
对光滑试样和3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切口试样,采用拉伸试验和电镜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材料LY12CZ的VGC参数的适用性。证实VGC参数对材料的断裂形式较为敏感,适用于以拉伸型断裂为主的切口试样,对以剪切断裂为主的光滑拉伸试样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