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领事裁判权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之一。19世纪中叶至世纪末,伴随武力侵略,列强在华攫取的领事裁判权由发端、扩展到制度化,租界内中国司法主权也逐步丧失。领事裁判权是列强政治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扩展与中国半殖民化过程相一致,是半殖民化的明咖显标志之一。列强“允诺”取消这一特权是为了攫取更多权益,其对中国法制的影响既具有微弱的控化又有显的半殖民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周峰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3):44-46,49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并不是符合国际法准则的“治外法权”,而是一种违背国际法的不平等的片面特权,它使得在华外国人规避了中国的法律管辖,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领事裁判权也客观上促使清政府进行变法修律,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进程。此外,领事裁判权还对中国诉讼模式和司法程序的民主化和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条件下,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两国建立了公使级外交关系,不久又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抗战期间,中加两国在政治方面进行了合作与交涉。其一是关于废除加拿大在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问题;其二是华人移民问题。此外,加拿大政府在政治事务方面还面临着如何对待国民党政权的问题和加拿大在战后中国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我们认为:首先,两国高级别官方关系的建立是双方的共同需要;其次,两国官方关系的建立对双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两国官方关系建立的主要作用是为双方提供了高层次的联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摘要:居中国,多数身为中国政府职员,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价值和中国人民痛恨治外法权的心态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他们批驳了治外法权制度的不合理性,并提出废止治外法权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