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亚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水稻糙米种子进行处理,不同气体、功率、处理时间下观测低温等离子体对糙米生长活力的影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处理后的糙米进行初步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空气等离子体放电对糙米生长活力的促进要优于氮气等离子体放电,空气实验组的最佳处理条件为(360W,5min),而氮气实验组的最佳处理条件为(360W,10min).另外,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空气实验组(360W,5min)和氮气实验组(360W,10min)的糙米光谱与对照组光谱均存在明显差异.低温等离子体对水稻糙米种子的生长活力具有促进作用,能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作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2.
3.
高压静电场对水稻干湿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压静电场分别处理干的水稻种子和30℃预浸种吸水24h的水稻种子,计算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幼苗干重,研究电场处理对2种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吸水24h后,种子吸胀结束,开始进入萌发阶段,经电场处理后种子的发芽指数、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而经电场处理的水稻干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种子的吸水程度显著影响高压静电场对水稻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刘万喜 《汉中科技》2010,(2):25-25,29
论述了杂交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根据其特性,介绍了杂交水稻种子贮藏技术,主要包括加强贮藏库情监测、降低温度、湿度、合理通风、搞好密封和清仓消毒。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灵敏度单光子计数系统观测研究了新旧水稻种子,含Xa4、Xa5、Xa10抗生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品种IRBB4、IRBB5、IRBB10及其轮回亲本IR24在吸胀最早期(0-1h)的超微弱发光(UBE)差异。结果发现:亲旧水稻种子的在吸胀初期超微弱发光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新种子在吸水后UBE强度有先急剧上升然后又逐渐衰减的变化趋势,而旧种子加水后则没有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新水稻种子的超微弱发光峰值及衰减趋势不同,观测种子吸胀初期的超微弱发光差异可望作为一种鉴定种子新、旧及含不同抗性基因的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研究了水杨酸对不同温度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酸对种子萌发指数-萌发高同知,发芽率,根冠比,生物学产量,根长,根活力指数,芽长,芽活力指数的作用不同,随着萌发温度从30℃降低至15℃,最达水杨酸浓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磷酸酯钾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及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了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0.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台湾四九甜菜心、水稻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23~48.5h;培养温度29.5℃;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1#~5#、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1#、2#、5#、7#对菜心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而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20mg/L为最佳,其中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8.0%;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10.0%、9.3%、14.0%。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子发芽因素与浸种催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水稻种子质量、水份、温度对种子发茅率的影响,介绍了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以及播前晒种、药剂浸种、保湿催芽、摊晾炼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In a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by NSFC,Dr.Wei Fuwen of 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explained how giant pandas thrive on a bamboo diet,and published their research findings in an article "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 on PNAS in October 17,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