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丛书文集   161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6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水溶剂中稀土大环四胺配合物的电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电导法研究了30℃时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认中稀土硝酸盐与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4,11)的配位作用,测定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ML及摩尔电导率AML。同一配合物在极性较小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稳定性较高,摩尔电导率AML较小,两种溶剂中,随着稀土离子RE^3 半径的减小,配合物的稳定性均在增大,摩尔电导率AML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侧链含有亚甲氧基连接基高分子液晶的合成及表征.用酚类与苯甲基氯制备了六种单体,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高分子液晶.六种单体为: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联苯(M1),4’—甲氧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2),4’—甲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3),苯基4—烯丙氧基苯甲醚(M4),4—(4-烯丙氧基苯甲氧基)4’—甲氧基联苯(M5),4—(4—甲氧基苯甲氧基)-4’—烯丙氧基联苯(M6).用偏光显微镜和DSC测定了单体和高分子液晶的相转变温度和介晶范围,单体M5和M6显示较好的液晶性,聚合物PM1、PM5、PM6、P(M2—M5)和P(M2—M6)显示出较好的液晶性,共聚物液晶比其它高分子液晶的介晶范围宽.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苄基氯制备工艺技术分析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建立甲氯噻嗪中甲醇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采用2.1米不锈钢拄,内径3mm,内装二乙烯苯一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O.25~0.32mm)为固定相,柱温125℃,FID检测器,温度:200℃。以外标法测定甲氯噻嗪中的甲醇的残留量。结果在50~500μ/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5,平均回收率98.7%(n=6)RSD为5.6%。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PVC树脂为原料,采用两个恒温段的程序升温方法加热脱氯制备PVC沥青,并通过空气预氧化法,对所制备的PVC沥青进行了预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VC树脂在流速为100 mL/min氮气气氛中,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270℃,恒温脱氯150 min后再程序升温至410℃并恒温芳化120 min,可以制备出脱氯率和得率均较高的PVC沥青.该PVC沥青在300℃温度下,采用空气预氧化法预氧化120min,可获得增重率约为11%,氧化交联度较高、耐热性能较好的预氧化PVC沥青.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VC沥青在预氧化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化脱氢、脱水、CO2缩聚交联反应,使沥青形成耐热型的氧桥结构,从而达到预氧化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均采用口服给药 ,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在复律前或期间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结果 :36例持续性房颤病人中 2 4例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率达 66.6% ,且二周内转复率最高。不良反应情况 :消化道症状 7例、过性头昏 3例、光感性皮炎 1例、角膜色素沉着 2例、Q- T间期延长 6例、诱发室速导致室颤死亡 1例。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及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虽有较好疗效 ,但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从疗效及安全性上看 ,仍不能与电转复相比。  相似文献   
7.
对氯代正丁烷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作了探讨,并将其应用到卤代烃实验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钛(Ⅳ)—二氨替比林甲烷(简称DAM)——氯化亚锡三元配合物氯仿萃取吸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钛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配合物氯仿萃取液的最大光吸收波长λmax=395n.m.;测定了配合物的配合比为:Ti(Ⅳ)∶R∶SnCl_2=1∶3∶3;确定了酸度范围、试剂用量、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制定出采用Ti(Ⅳ)—DAM—SnCl_2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抗倒胺的基础上合成了12个类似化合物,用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