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朱凯  吴晓曦 《科技信息》2007,(10):221-2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是指县及县以下的管理层面,包括乡镇、社区、学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基层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没有基层社区、基层单位这些最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勇 《科技信息》2011,(5):I0117-I0117,I0130
本文以毕节市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毕节是农村篮球场地设施,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影响毕节市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找出解决的办法,进一步推动毕节市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维贫困测度法及Yaahp10.5软件对毕节市县域尺度贫困度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反贫困路径。结果表明:1)2005~2013年,研究区贫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贫困度最高值与最低值差值由0.66减小至0.44,贫富差距明显缩小。2)重度贫困县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研究时期内,重度贫困县由5个减少至2个。3)经济维度指标对区域贫困度差异影响最大,环境和社会维度影响相对较低。发展山区特色产业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大石漠化治理强度以改善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协调经济、环境、社会的关系,是喀斯特山区主要反贫困路径。  相似文献   
4.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毕节市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喀斯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探讨了其成因和防治措施,认为导致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更有人为的;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毕节市10个县(区)中学地理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了解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数字地图制图能力的现状,并揭示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基础教育教研效果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结果表明,(1)在数字地图制图能力对教研活动影响方面,学历层次越高、专业出身与地理科学越接近的教师,认为两者的关系也越紧密和重要.(2)在数字制图能力方面,有超过1/3的教师在该领域专业知识不足和制图能力有所欠缺.这是专业出身、学历层次及我国GIS领域起步较晚等因素造成的.有41.29%的教师在数字制图中选用的是MapGIS,Mapinfo或ArcGIS软件,这与该类软件安装便捷、界面友好和功能强大等特点有关联.(3)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实训等因素造成了中学地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数字制图工作会存在巨大差异.(4)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是教研活动中开展数字制图工作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地方公共图书馆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必然联系,介绍了毕节市图书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措施,提出图书馆应拓展数字旅游资源平台及建立地方旅游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贵州科学》2021,39(4)
以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毕节市为例,在全面分析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救灾保障能力的基础上,用熵值法综合评估毕节市县域尺度的洪灾风险。结果显示:(1)毕节市洪灾风险高,风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承灾体的脆弱性,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域面积占比重较大,约占全市43.27%;(2)其洪灾风险的区域差异显著,由西南部向东北部,综合洪灾风险逐渐变小;(3)在抗洪中需从三方面加强建设:一是气象监测,二是生态环境及海绵城镇建设,三是经济建设,提高救灾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9.
《贵州科学》2021,39(2)
旱灾是影响贵州山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科学评估农业旱灾风险对抵抗干旱、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乌蒙山区毕节市为例,在综合考虑旱灾四阶段"诱发、孕灾、成灾、救灾"特征的基础上,从水分、综合环境保水能力与用水情况、农业脆弱性和救灾保障四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在县域尺度对毕节市旱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毕节市旱灾风险较大,平均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综合旱灾风险由西部向东部递减,旱灾高风险区占全市面积的48.24%,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威宁县与七星关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和低等风险区各占22.17%、18.92%、10.67%;从旱灾发生的阶段来看,毕节市诱发期和救灾期的风险较大。今后应加强旱灾预警和救灾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