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88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且易表现出传染性,这使得金融传染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选取合适的动态条件相关模型研究欧美市场与A股、港股市场的条件相关性,结合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模型与T检验方法划分危机传染期与平稳期,选用考虑外部影响的CCK模型研究A股、港股市场的羊群行为,随后,引入收益率分散度指标,研究两次危机的羊群行为传染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港股市场受两次危机传染的速度均快于A股市场,受传染的持续时间均长于A股市场,但受传染的程度均弱于A股市场:次贷危机传染程度强于欧债危机的传染程度,但传染的持续时间短于欧债危机:羊群行为传染渠道是两次危机对A股、港股市场的传染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开始,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加上银行利率的上升,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导致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随着全美金融机构相继破产,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美国经济开始下滑,至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本文简要阐述美国次贷危机所产生的原因和次贷危机给我们所受到的启发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经历了次贷危机的洗礼,资产证券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它风险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对资产证券进行会计监管,使之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发挥其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现状,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出口企业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实体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实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综述,从宏观政策、金融创新和监管、经济基本面、微观市场四个角度对本次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终于演化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占据美国主导思潮的新自由主义引起国内外政界、学界的广泛争议。有人宣称新自由主义自此走向破产,也有人说自由主义是美国的历史积淀和传统,危机只是政策上的失误引起,加强金融监管和经济调整就可以使经济恢复平稳的发展状态。本文试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从中发现其在多大程度上受新自由主义的直接影响,这对我国在今后的经济调整工作中汲取前车之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有何特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警示?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薇 《科技信息》2008,(35):246-246
金融领域的海啸已经逐渐蔓延至实体经济体系,巨大的“泡泡”已经被刺破,在商品需求下降预期没有减弱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走向价值回归的过程并没有结束,支撑商品价格高企的心理支柱轰然倒塌,商品市场随之“崩溃”。作为资金安全避风港的黄金,其价格在今年3月份达到历史高点1033.9美元/盎司后就不断下跌,危机中的黄金是否会如同其他商品一样无可幸免的陷入“崩溃”境地?本文对危机中的黄金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互换是两国中央银行间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管理流动性的重要金融工具。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国际货币互换网络,在增强市场信心、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同时,一个以美联储为中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参与的超级国际储备货币互换网络正逐步形成。中国应加快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货币互换网络,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谈判,提高自身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中国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