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漆器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对后来的漆器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楚漆器造型、装饰及文化内涵出发对楚漆器艺术进行审美探析,以期深刻把握楚漆器艺术美的特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代秦、楚简文构形比较是古文字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以秦、楚简文直接构件作为考察范围,整理出二者相对特异者.在此基础上,完成这些特异构件实际参与构字的精确计量,并从不重复字形层面来完成两者差异的量化评估,从而揭示出二者在此层次上的构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不重复字形层面,秦、楚特异构件在系统中的影响力都不大,秦、楚文字系统的差异度很小.  相似文献   
3.
新蔡楚简是近年来在河南省境内,经过科学发掘的又一批战国楚简,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官印不仅是官吏任职的凭证,也是官吏身份地位的标志。近年来,徐州汉楚王陵墓中出土了大量官印,综其特征有三:一是印文多为4字;二是类别鲜明,多为基层官吏之印;三是印文与史载相符。这些官印揭示了汉初楚王国内官吏的设置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公奔楚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周公所奔之楚实即南土之楚,并非卫生都所在之楚丘和西土之楚山,周公奔实即周公让位于成王,有禅让之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性。导向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的主旨和根本,但正确导向性的确立和实现。往往建立在其价值性的基础之上。价值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的前提和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要从教育目标现实化、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原则实践化几方面着手,改交传统的教育模武,建构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建构”必须坚持导向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杨伟 《科技资讯》2007,(36):208-209
楚国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因素促成了楚人怪诞神奇、惊采艳艳的装饰艺术.楚装饰艺术具有自己显著特色的造型图式.这些图式包括繁华图式、变形图式、指代图式、齐物图式、象征图式、动感图式、衍生图式、抽象图式和线性图式.  相似文献   
8.
楚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那独特的风格样式,对自然生命浓烈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还有待深入揭示与阐释的文化蕴含,漆器彩绘的形式与色彩的绚丽,装饰的华美,反映了古代楚域的人文地理和传统,有待于我们更多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学》之中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部分。作从散、诗歌、报告学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学作了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资料极具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填补了近代学的空白,并且使《辛亥革命时期的学》这一论题,从过去作家论的角度,移向了历史时期作品论的角度。这种研究角度也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模式,有助于促进中国近代学研究的深入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楚漆艺术是武陵山片区即渝、鄂、湘、黔相邻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主要是利用天然大漆在器物表面进行髹饰。中国漆工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突飞猛进、兴衰繁荣"主要是由楚国漆器的发展而显示出来的。楚漆艺术的装饰技法有彩绘、描金、贴金、镶嵌等,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漆器文化。磨漆画是漆器装饰的平面化。长期以来,因过于注重工艺,而被列入工艺美术的范畴。现代的磨漆画教学、研究与创作大多采用聚氨酯化学漆以实施,带来的误导与对人身体的毒害在社会上影响不小,所以不少画家对此画嗤之以鼻。但由于研究的学者甚少,对磨漆画的是非争议一直处于搁置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磨漆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楚漆艺术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提升。通过考察武陵山片区的楚漆艺术,发现磨漆画和楚漆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磨漆画乃楚漆艺术的现代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