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新情况,随着林业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和效益得到可迅速发展的动力,植树造林成为动力中一项重要的类型,做好植树造林,维护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林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该研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展开了对植树造林的工作研讨,强化了技术在植树造林的运用要点,分析了管理植树造林工作的使用方法,希望对深入进行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发挥植树造林对林企、生态和环境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爱武 《广东科技》2014,(18):142-14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植树造林工作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面积属于盐碱地类型,给正常的农作物种植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在这部分区域通常会采取树木种植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尽管如此,盐碱地土壤条件的特殊性也给树木种植的成活和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改造和利用盐碱地条件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成为了这些区域植树造林关注的重点。探讨了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技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叶婕 《汕头科技》2009,(3):37-38
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苗品种的优劣、质量的高低、供给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成效,而且还关系到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大局,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2005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为落实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4.
华家岭地处我省中部,海拔二千至二千四百米,气候高寒干旱,无霜期短,地势梁昂起伏,沟壑纵横,四面迎风,常年雨水稀少,十年久早,旧有“庄稼十种九不收”之说,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这里的群众有着改变面貌的迫切愿望。一九五八年,他们开始平田整地、植树造林。但是由于受错误路线的干扰,只在高山顶上转圈圈,山腰地里溜边边,盲目修建高山公园,搞了许多无效工程。  相似文献   
5.
《甘孜科技》2004,25(1):3-5
早在远古时期,地球的大部分陆地基本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绿色植被所覆盖,自然界物种之间保持着良性循环。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于山洪水患不断发生,耕地良田沦为不毛之地,沙漠风暴日益肆虐。长久以来,人们面对严重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海湾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变迁。如果你今天置身其间,也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昔日的自然风貌——无垠的沙漠、狂舞的风沙,还有大漠深处的驼群和贝都因帐篷,已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的建筑。那么海湾国家的人民是怎样去改变这块世代生息的土地的呢?  相似文献   
7.
栾启纲 《科技潮》2012,(6):48-51
上身穿一件横格T恤,下身穿一条藏蓝色的裤子,质朴的打扮结合一副简单的眼镜,坐在记者面前的孙铁军凸显出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他侃侃而谈,很快把记者的思绪带入他的工作环境——北京郊区的荒山荒坡. 孙铁军告诉记者,北京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多风沙.风沙带来的地表裸露、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下了不少工夫,如倡导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但是,植树造林对于现状62%是山区的北京来说,并不适合全面推广.有些地方如荒山荒坡,种植生态草的效果远远优于植树,生态草节水、成本低、易于推广.孙铁军说:"生态草的研究种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8.
浅议植树造林方法及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植树造林的基本方法为基础,研讨了造林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分析了种子处理中技术的要点,阐述了幼林抚育和幼林管理工作的要点,希望对提升造林成活率,保障植树造林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已初见成效.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林,面积已达3379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1.86%,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碱地的类型、特点和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措施,时指导盐碱地植树造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