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本书阐述了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政策,目的是动员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为政策选择、森林保护与政策过程架起沟通的桥梁。作者是德国的“森林政策和自然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2001年首次出版德文版,2005年出版的英文版得到了欧洲森林研究所的资助。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50%退菌特、80%杜邦万生、72%杜邦克露3种药剂用于20 a生红松人工林内蜜环菌根朽病防治试验.发病状况分为5个等级,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假设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防治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达到1∶167.  相似文献   
3.
近来深圳市连续发生两宗特大毁林事件,一是梧桐山的风景林被破坏,一是福田区的红树林被捣毁,引起了市人大的密切关注。多次深入现场视察,并提出了严肃处理的意见。还有几宗山火和破坏城市园林树木的事件也在早些时候见诸报端。这些毁林事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损失,尤对环境的破坏带来了贻患无穷的后果。笔者见状触目惊心,深感切肤之痛。为了加强深圳市森林保护,特提出如下意见,希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从种群系统出发,全面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与云南松的相互作用.及环境多种因素对该虫大发生的综合影响.认为在虫害发生初期,云南松树势衰弱是纵坑切梢小蠹大发生的基本条件,当虫害猖獗漫延时,该虫可以攻击并致死健康树.纵坑切梢小蠹种群数量便成为虫害进一步加剧的主要因素.气候、寄主抗性、林地条件、森林管理对害虫种群消长有重要影响.昆明地区气候条件对于纵坑切梢小蠹生长繁殖都非常有利,是该虫得以在短期内爆发成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城市森林的特性及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管理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成超 《松辽学刊》2013,(4):134-137
生态脆弱区农户薪柴采集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户传统炊事能源的升级对于地表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长汀县社会统计数据以及农户调查数据,阐述了农户炊事能源的变迁过程,并揭示了农户炊事能源升级的森林保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在农户生计变化驱动下,农户炊事能源结构中薪柴比重逐渐下降,人均能源消耗量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二者导致户均薪柴消耗量的稳定下降;而薪柴的节省使大面积的森林免遭砍伐,有效保护了森林,促进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拯救红树林     
张丽 《广东科技》2001,(4):50-52
15世纪一批航海探险者发现在海、陆交界的地方生长着一种树木,其半身都浸泡在海水里,远远望去就像长在海上一样,于是惊呼其为“海上森林”! “海上森林”今天的学名叫“红树林”。如果您顾名思义以为“红树林”就是“红色的树林”,那您就错了。“红树林”的名称主要来源于红树科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多富含丹宁,树皮韧皮部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陕甘宁边区为例,揭示20世纪前半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今天本区域生态环境的重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 采用献考证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 边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边区度过了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但对生态环境却是一种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草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和自然灾害频发。结论 经济建设应当有步骤、有序地进行,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纵坑切稍小蠹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从南到北三个地区纵坑切稍小蠹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关于该虫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信息,本文认为暖冬可能是纵坑切梢小蠹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孙全伶 《科技资讯》2007,(34):166-166
本文阐述了国外、国内破坏森林引发自然灾害的现状,从而引出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提出有效控制破坏森林资源现象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做出一些贡献,取得明显的森林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