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雪作为传统的审美元素符号,在张岱诗文中呈现出多样的审美形态,具有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张岱赋予冰雪意象双重美学意蕴,冰雪即是他审美趣味与精神品格的外化,又是他避兵山居时悲凉心境的写照。国破家亡前后时代语境的剧变造成张岱对冰雪审美倾向的差异,而这种审美反差折射出他不可言状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提出"人生艺术化",并指诗之美在情趣饱和的意象。艺术是情趣的活动,但有人情趣丰富,有人情趣干枯。在情与理孰轻孰重的论辩中,朱光潜认为纯任理智的生活,趣味剥削无余,且道德亦流为下品,"人生应有若干喜剧才行"是他的回答。艺术貌似无所为,却弥补了道德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哲学视角的考察,"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在应然性上,"中国梦"内蕴着真、善、美;在实然性上,实践和体现了求真、求善、求美。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梦"实现了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柯尔律治的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本文通过分析《老水手行》中鸟和蛇的意象来解读《老水手行》,在宗教寓意之外发现柯尔律治在诗中隐含的另一个主题,敬畏自然、关爱生命。  相似文献   
5.
刘冬梅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5):62-64,112
此文着重分析了顾祖钊先生“艺术至境论”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出它是能给人类理论眼光带来解放和超越的理论建树,关系着文论建设的全局,提供了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同时也为解放文学史上的很多争端,对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特别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合理的阐释模式,因而理论界应更多地关注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翻开张爱玲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在她笔下丰富、繁复的意象当中,月亮是一个常常与主角相伴的重要角色。在她充满张力与质感的文字叙述当中,关于月亮的描写在她成功的心理刻画中往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因此而赢得了读者的喝彩。  相似文献   
7.
作者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作品中的梦幻感)来研究霍桑的《古宅传奇》,指出了这部作品的梦幻的特点是其魅力所在,揭示了其中的各项梦幻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从而探讨了霍桑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自王国维先生提出“境界说”后,“意境”成为评论中国诗歌艺术的主要美学范畴。随后,作为诗歌意境的具体构成单位,“意象”概念也被引入美学范畴,成为分析揭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规律的另一把钥匙。本文就是想借助这把钥匙,打开唐人宫怨诗艺术构造的城门,去浏览宫怨诗以悲愁幽寂为抒情基调的意象系列。  相似文献   
9.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梅从单纯的表意符号发展为具有审美价值及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历时地论述了徐成淼散诗的诗质内涵;徐成淼具有明确的散诗的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从浮华走向厚重沉醉、 浓郁的诗质内涵、由意境向意象发展、以情绪作为结构的依据和线索、追求刚柔相济的语言态势;徐成淼散诗表现了对现代意识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都市意识以及以热烈取代恬淡、以动态取代静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