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部分地吸收了岭南禅文化,并对岭南商业文化表示了排斥;另一方面,他在岭南推广儒家文化,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岭南落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为唐代岭南文化品味的整体提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言行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不免有负面影响,但他运用独到的思想与方法重建岭南文化,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唐是禅宗思想对作家和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代。柳宗元受信奉佛禅的家风薰染和远谪遐荒的生命沉沦的影响,使他更加主动地亲近和体认禅宗,精研禅理。由于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先前那种执的政治追求出现了松懈,其骚怨愤悱的贬谪情态得到了消解,从而使他的思想与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试论柳宗元周敦颐教育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周敦颐都是古代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有一些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教育宗旨上,都重视对人的教育,柳宗元是重在成“君子”,周敦颐则更多地侧重于普通人能为“善人”;在教育内容上,都以六经为主,杂以各家学说,但柳宗元主张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决科求仕”,周敦颐则是对人的素质教育,以诚信立志为主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柳宗元是“顺天致性”,周敦颐是“思”“内省”探疑;在师道观上,都强调尊师重道,柳宗元主张“交以为师”,周敦颐是“先觉觉后觉”。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教育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现改名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  相似文献   
5.
佛教禅宗的“任运自在”、“随缘自适”、“即心即佛”、“一念顿悟”的理念是文人士大夫度过人生困厄的“灵丹妙药”。流寓永州、柳州时期,柳宗元的诗歌蕴含着浓郁的禅意。柳的禅诗是其身陷厄境却能顿悟释然的心境体现。  相似文献   
6.
7.
《封建论》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家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文章立论有据,驳斥有力,凸显了严谨的文法及见识。《封建论》被宋代古文家苏轼接受及被选文学家高步瀛再接受的过程中,体现了高步瀛对苏轼评析柳文经典论断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针对柳宗元律诗作品"峭"之语感特征的成因做了发掘。认为诗人自身的某种性格特质或心境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在律诗的写作里绝不是决定其作品特征的仅有要素。在这种特殊诗体的写作里,诗人唯有获得这一诗体艺术的表现自觉和相应的驾驭能力,才有可能让自己内在性情里某种特质与诗语表现之间达成相对的默契。而柳宗元受"苦吟派"影响下形成的情景搭配的出新能力恰恰是形成柳诗之"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作为历经坎坷的中国古代散文家,在寓言文学的创作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批判指向——讽刺揭露和抨击统治阶级的罪恶,提出时代最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柳宗元寓言批判指向的成因,与他遭遇统治阶层的迫害直接相关,与他的人格追求和性格相关,与他对先秦寓言的传承有关。论文对此作研究,旨在从柳宗元对寓言文学的贡献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古代作家在险恶境遇中的执著追求,及其命运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柳宗元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古文,而且在古文理论上也有很大的建树,提出了"文以明道"、"及物求道"、"有乎内"和"饰乎外"等古文创作理论。文章主要探究影响这些理论产生的美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