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转基因作物中含有从不相关的物种转入的外源基因,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含有矮牵牛的抗除草剂基因。这些外源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授等途径扩散到其他物种,生物学家将这种过程称为“基因漂流”。环保主义者则喜欢使用“基因污染”的概念,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  相似文献   
3.
香菇单孢杂交,选育出L_9、L_(11)、L_(24)三个菌株,根据其性状分析,拮抗反应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综合判断,证实是杂交新菌株。L_(11)杂交株具有产量高、菇形好的优点,生物学效率保持在75%以上,是适合于木屑、棉籽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5.
优质杂稻新组合丰优香占不同移栽密度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优香占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型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单产较高,品质好,生育期适中等优点。2004我县引进试验,选送样品参加第三届中国优质大米博览交易会评选获全国十大金奖。为了摸索该品种在我县海拔800米稻作区栽插的最佳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量论依据,同时为我县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做大做强“大凉山”优质米品牌提供品种和技术贮备。2005年根据省站的安排,我站特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播,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有利提高成穗高,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亲本始穗期与栽培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制种中,营养生长阶段的栽培条件与亲本始穗期的关系,适宜的营养面积和空间与植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势,花粉密度呈正相关。利用栽培技术来调节花期和花粉密度,对提高制种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分析结构、结构构件以及技术系统中的位移、应变与应力的测量和实验方法在目前和未来的作用。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和有更广阔的领域需要用到实验力学方法;许多先进、现代化技术,新型测量设备,测量和赋值过程自动化系统可供使用;以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各种杂交法已被提出来。利用这些方法,可以优化结构和产品,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结构、技术系统的可靠、安全性,控制生产过程以及监督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利用这些方法,能够并且应当使技术系统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对环境的毁损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对玉米两个自交系京7和华5及其杂交F_1的染色体G-带带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自交系的G-带中A型带之间的相似点很多,有的完全一致;而B型带在带的数目和分布位置上有差异。杂交F_1的G-带带型具有杂合性,B型带的杂合性尤为明显。文中讨论了G-带、C-带和N-带并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