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取材于历史、戏曲、神话、传说、故事、演义小说、现实生活等,从产生至今,题材内容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按照题材的创作年代,目前开封朱仙镇仍在刻印的年画主要分为:建国前的传统年画、20世纪60年代新年画运动时期的新年画、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创新年画等三类,其中,传统年画题材在目前正在流通使用的题材中占到了73%以上,且不同艺人在持续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传统题材的选择呈现出较大的共性;而创新年画则体现了更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艺人的个性更加彰显.在传统年画中,门神为主、多戏曲年画、重英雄情义、远离世俗、近代缺失等特征明显,共同表达了年画所承载的地方文化,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朱仙镇木版年画,多来自中原地区的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士气息,人物形象夸张,简练概括,不仅装饰效果强烈,而且还具有故事趣味性、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奔放以及色彩鲜艳的特点。这些突出的民间性,使朱仙镇年画在众多地区年画中独具艺术特色,成为中国年画中一朵绚丽的琦葩。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衰落原因与复兴途径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仙镇曾因经济繁富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但自甭末以后迅速衰落,其原因除交通因素之外,还有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传统的商人阶层构成及商业精神等内在因素,朱仙镇的复兴发展途径,应包括建立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商业卫星城,恢复发展传统和历史化资源开发旅游产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论朱仙镇年画的装饰特点与其生存观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年画的装饰特点以及中原腹地的具体历史地理条件,论述了中国传统年画何以在朱仙镇广为发展及传播。并且浅析了朱仙镇年画独特装饰特点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论朱仙镇开发的旅游项目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头衔以及与古都开封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使朱仙镇成为一个难得的旅游开发题材。但朱仙镇乡村集镇的现状,给旅游开发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开发该展示乡村风情还是历史遗迹,这一问题反映了该镇旅游项目定位难;二是乡村小镇强烈的都市化意识所导致的对镇区古建筑、乡俗的保护难;三是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有限所造成的项目开发起动难。在此背景下应确立“面向开封市民,展示古镇风情,发展观光农业,承揽商务服务,起动学生旅游,循序渐进发展”的开发思路,让朱仙镇首先成为开封市民的一个好的休闲去处。  相似文献   
6.
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民间艺术真正走进市场,并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链。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奇葩,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朱仙镇木版年画产业链的意义重大。分析和研究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产业链的构成与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构建完善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7.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其造型独特,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意义厚重。本文首先追溯其历史及发展进程,随后对其制作工艺及构成进行较为详尽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其主题的文化意涵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年画与模仿巫术及自我实现预言的内在关联及意义所在,并对其艺术风格的内源性宗教指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造型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质朴大气。它最切合实际生活并执著于对合人意的生命价值。从中不难看出,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文化观念及衍生出的原始意味极强的审美趋向,自然地成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中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9.
张琦 《科技资讯》2009,(34):198-198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根植于中国民众的世俗生活,然而,20世纪的中国,整体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朱仙镇木版年画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考验。当务之急是做好传承和振兴研究工作,使其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开创朱仙镇年画更为灿烂的未来。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点,对朱仙镇年画的传承与振兴作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