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矿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基保  温树林 《自然杂志》1997,19(5):272-276
生物矿化作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几乎每一种生物都有成矿本领.近30年来,人们对生物矿物多样性和生物矿化过程的知识有了惊人的增长.生物控制矿化过程的基本因素是化学控制和有机基质的参与,生物矿物的晶体化学和晶体学取向将由矿化区化学和有机基质表面的生物设计决定.生物成矿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将促进材料科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湘南某钨矿床中黑钨矿进行研究,从矿物化学成分及结构特点出发,结合矿床地质调查,论证黑钨矿特性与成因的相互关系。通过X衍射数据最小二乘拟合解算及红外光谱图分析,证实本区黑钨矿晶胞参数和红外谱图特征,与黑钨矿完全类质同象系列二端员矿物——钨锰矿和钨铁矿相比较,显示过渡状态标型,这种黑钨矿是中温热液成因钨矿床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从剑桥晶体结构数据库(CSD)中系统地提取了17个邻羟基偶氮苯的晶体结构数据,用自编的FORTRAN程序对它们的几何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邻羟基偶氮苯晶体中普遍存在着偶氮一醌腙互变异构平衡,这些化合物中均存在很强的六元环分子内氢键且为近平面构型,对应的相关键长呈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5.
根据文献上已报道的同时具有推拉型取代基的偶氮苯类化合物晶体结构数据,对其中的9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从晶体化学角度研究了线型、平面型和球型取代基对分子几何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晶体学知识在材料化学课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奇  陈光巨  黄元河 《高师理科学刊》2008,28(1):101-102,112
晶体学知识在材料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结晶化学为体系构成课程的理论框架,将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穿插在结晶化学的理论框架中.教学内容上以结晶化学为基础,将晶体学知识贯穿在全体系中;教学过程中以结晶化学为主线,基本概念和材料结构与性能有机地结合.这样的体系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推导Madelung常数时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普遍存留于当今有关晶体的利用数论和计算机技术给出了一种计算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方法,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8.
叶大年  李哲  赫伟 《科学通报》2001,46(1):78-80
以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的精测资料为依据,计算了33个变质反应前后的硅氧键总平均值,得出结论:增温趋向使硅氧键长的总平均值减小,而增压趋向使硅氧键长的总平均值增大,这个结论在理论上的意义在于,在硅酸盐体系中,增温趋向使硅氧键的共价性增强,增压趋向使硅氧键的离子性增强。高压下四面体的硅氧键会增长,超高压下四配位的硅会变成六配位,硅氧键会突然大大增长,即硅氧键的总平均随压力增加而增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翡翠质量进行评价。方法运用硬玉的晶体化学特征及其生长机制原理,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对硬玉最终形态的形成因素和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硬玉的形成环境中,含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Cr等杂质离子,对翡翠的颜色和纤维状集合体的形成有利;硬玉在高压低温环境中形成的隐晶状纤维状的集合体对高品质翡翠的形成有利。结论硬玉呈隐晶状纤维状集合体结构与一定含量与种类的杂质离子的存在,是形成高质量翡翠的主要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矿物表面特性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5类结构9种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元素分布、价态及多价金属阳离子对于阴离子的相对密度,结合矿物的晶体化学特征和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体系中的可浮性的研究表明,矿物的结构特征与其表面元素质量分数、状态、表面电性及可浮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5类硅酸盐矿物由于结构特征的差异,导致解离后暴露于表面的元素质量分数、价态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矿物表面电性及与捕收剂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类结构矿物在阴离子捕收剂浮选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浮选特征·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