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荣彬 《科学通报》1990,35(24):1867-1867
自Smalley等人发现C_(60)并根据质谱研究,认为它具有足球形的完美空心结构以来,碳原子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已成为化学界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我们在自建的脉冲激光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计上,观察到碳原子簇正负离子的质谱,而且也发现C_(60)~+在原子簇正离子中具有突出的信号强度。然而以上研究都以石墨为样品,而石墨本身就具有十分有序的六边形层状结构。因而,由激光作用于石墨产生的碳原子簇,可能主要是石墨的碎片。为了更深入地  相似文献   
2.
利用TEM和XRD对积炭的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W/MCM-22基催化剂及其参比样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催化剂上的积炭主要是无定形碳,间或有为数甚少的碳纳米管或碳纤维,无可观量石墨状碳存在的XRD证据.利用氢氟酸溶液处理积炭的W/MCM-22基催化剂试样,溶解除去沸石分子筛基催化剂组分,后用溶剂CH2Cl2进行萃取分离.可得不溶性和可溶性两类碳沉积物,前占主体量,后占总积炭量不足10%;利用FTIR、MS和^1H NMR等谱学方法对积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可溶性碳沉积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在523~745范围的饱和脂肪烃高聚物,不溶性碳沉积物主要为稠环芳烃大分子.  相似文献   
3.
胡松龄  孙金余  陈龙 《科技信息》2011,(3):I0040-I0040
本文利用氯化钙与碳酸钠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制备了无定形碳酸钙,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无定形碳酸钙微球,直径约为2-5微米。该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矿化的机理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醇类物质在高载高速工况下的润滑性能,尤其是碳链、羟基与润滑性能的关系,开展了碳链长度、羟基数目对醇类物质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利用四球摩擦机调查一系列醇类物质的摩擦学性能,结合黏度仪、透射电镜和拉曼等检测手段,探索碳链长度、羟基数目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链的增长磨合期变短、摩擦系数达到稳态的时间变短、磨损率降低;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多磨损率降低、无明显磨合期和摩擦系数持续波动(乙二醇)或持续降低(甘油)。摩擦诱导形成的石墨烯较无定形碳更能有效地促使摩擦体系达到稳定的摩擦系数,缩短磨合期,研究结果可为醇类物质在机械设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墨电弧法制备碳纳米管,研究了不同电流、电压、氦气压力以及不同阴阳极棒径条件下碳纳米管的生成情况,并讨论了氧气和水蒸气的存在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总结出制备碳纳米管的条件,给以后的纯化工作带来方便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活性碳、碳黑与石墨在过剩压驱动下金刚石晶种的生长.对两种无定形碳以及石墨在触媒中的分散溶解输运与再结晶进行了观察,对活性碳、碳黑在金刚石晶种生长中的机理作了探索性的讨论.三种碳片上的晶种均有明显长大,无定形碳作晶种生长的碳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碳转变为金刚石机理,对溶剂说进行了充分地阐述.认为影响金刚石生长的决定因素是碳的分散、溶解速度.合理利用无定形碳高溶解速度的特点,无定形碳对金刚石生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The effects nf ga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ion of amorphous carbon nanotub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n are discharging furnace at controlled temperature. Co/Ni alloy powder was used as catalyst. The discharge current was 80 A and voltage was 32 V 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600℃ temperature, hydrogen gas and 500 torr pressure. The productivity and purity of amorphous carbon nanotubes are 6.5 gram per hour and 80%, respectively. The diameter of the amorphous carbon nanotubes is about 7—20 nm.  相似文献   
9.
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堆垛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变质程度、煤岩组分相近但还原程度不同的平朔煤(较强还原性)、神东煤(较弱还原性)的镜质组和惰质组的堆垛结构特征进行表征,试图揭示还原程度对煤中不同显微组分堆垛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朔惰质组与平朔镜质组相比较,前者的芳香微晶结构单元较大,芳香层片在空间的排列更规则,芳香度较大,即支链微晶含量较少;神东惰质组芳香微晶的尺寸和规整度均优于神东镜质组,但两者的芳香度却非常相近;平朔镜质组与神东镜质组的微晶结构参数基本接近;神东惰质组与平朔惰质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具有较少的芳香层数和较低的芳香度.高度无序组分即无定形碳的含量:平朔镜质组明显大于其惰质组,神东镜质组略大于其惰质组,神东镜质组略高于平朔镜质组,但神东惰质组明显高于平朔惰质组.较弱还原性神东煤的惰质组表现出具有相对较低的芳香度及较多的无定形碳,说明其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神东惰质组的这种特性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半丝质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地衣芽孢杆菌为研究菌株,将菌株接种于含Ca2+的LB培养基中培养0~ 10 d,通过分析培养液OD600 nm、pH值、Ca2+的动态变化,同时借助SEM-EDS、TEM-SAED、XRD等手段分析所得沉淀物的形貌及结构特征,以期解析该菌对无定形碳酸钙的微生物诱导矿化机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的快速生长能显著提升培养液的pH值,相比起始pH值提高了1.63个单位(P < 0.05),Ca2+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有显著下降的趋势,Ca2+浓度最大减少了516.48 mg/L(P < 0.01);SEM可观察到培养液中的沉淀物中有许多无规则的微纳米级矿物,EDS结果表明其主要元素为C、O、Ca,可见地衣芽孢杆菌可诱导碳酸钙的形成。TEM-SAED及XRD的结果证实这些生物源碳酸钙为无定形碳酸钙。研究还发现通过添加碳酸酐酶抑制剂能显著减弱该菌对碳酸钙的诱导矿化能力,这些生物源碳酸钙的形成与该菌分泌的碳酸酐酶活性密切相关,并且菌体细胞还可以作为碳酸钙的成核位点。碳酸钙沉淀无机碳同位素δ13C值是-5.762 ±0.022‰,δ13C值为负值,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无定形碳酸钙沉淀为生物成因。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生物源无定形碳酸钙的了解,进一步阐明了微纳米无定形碳酸钙的微生物诱导矿化机制,可为生物源无定形碳酸钙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