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党在建国前夕,曾设想经过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建国不到三年就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终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建设.这是由于意识形态、现实、历史、目标、国际、毛泽东个人认识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合力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关于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农经济和富农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等一系列私营经济的思想.重温刘少奇的私营经济思想,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具有伟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农民教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教育思想是其整个农民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专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是一位极为重视客观实际、极为尊重客观规律的理论家 ,他在长期的白区工作中建立了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白区工作理论 ,他以高度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根据中国实际创建了党的修养的理论 ,建国前夕直至文革开始前的近 2 0年间他又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倾注了大量精力 ,进行了不懈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并做了大量尝试。他对经济建设的探索如同他的白区工作理论、党建理论一样成为我党我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研究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具有极大的价值 ,不但如此 ,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刘少奇对经济道路的…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探索而形成的建国方针 ;但在 1953年 ,党放弃了这一方针 ,代之以过渡时期总路线。本文通过对总路线与新民主义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总路线的推行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探讨了我党实施战略转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时期中共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1940年第一次宪政运动期间,中共对宪政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中共的宪政思想,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理论依据,主张彻底修正《五五宪草》,从而坚持了民权主义原则。同时,它规定了中国宪政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7.
卢少求 《皖西学院学报》2013,29(1):22-25,73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创新的内在理路和基本脉络.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的界定、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以及文化纲领的提出,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主体建构和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成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其对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军事和文化民主化的诉求在许多方面“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它对于促进抗战、更新民族心理素质和改良文化土壤、推进历史进程与深化对民主进程的认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又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这次民主政治思潮也就失去了实现其主张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9.
我党在建国前夕,曾设想经过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建国不到三年就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终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建设。这是由于意识形态、现实、历史、目标、国际、毛泽东个人认识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合力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阐述了遵义会议之前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过程,以及遵义会议之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拓展。指出党在探索和拓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程中,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中国特色"几个闪光的大字。坚持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