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济是我国唐代高僧,释迦牟尼38代传人,世界佛教临济宗之开山鼻祖,信徒遍天下。史籍皆载临济故里在曹州南华,但唐代曹州南华在今何处,需确指地望。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唐代曹州即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州南华即今菏泽市牡丹区李庄集。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郊农田景观开发与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而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协调城乡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龙泉驿桃花故里乡村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提起湖北蕲春,或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说到李时珍、吴承恩……可能无人不晓。蕲春,大明医圣李时珍故里,也是《本草纲目》和《西游记》的成书地。从武汉出发驱车顺沪蓉高速沿长江而下,不到三小时,便到了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4.
史书已经载明,张良是韩国“城父”人。但在战国时期,曾经有东、西两个“城父”。东“城父”在今安徽亳县东南,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宋、陈;西“城父”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战国时属韩。韩人张良籍贯,理应在西“城父”。石油大学余世诚教授撰文提出:“西‘城父’”不是在今河南省郏县、宝丰的古‘城父’地区,而是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古‘城父’地区,即张得乡。”而从史书记载,方志编纂,辞书注释,历史遗迹,地理条件等五个方面考察,古“城父”县治所在之地,不是在“禹州之古‘城父’地区,即张得乡”,而是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创新科技》2007,(8):27-29
也许会有人觉得水再简单不过,可是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澄明,水一样的大智若愚,水一样的源远流长,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他能在喧闹中开辟出自己的一席田地,他能在流言飞语中静下自己的耳根,出仕则超然物外,淡泊宁静。上善若水,简单,却那么难。刘五一给人的印象便是如一泓纯净的水,澄明又韧性十足,在人生与事来的路途中,不断提升境界,又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0日,由平顶山市政协主办,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与民盟平顶山市委、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鲁班故里与鲁班文化研讨会"在平顶山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平顶山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鲁班里籍、鲁班与墨子的关系、鲁班文化遗存与精神实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观音故里”是昌吉市曾经使用的宣传名片之一,在昌吉打造观音故里的同时,四川遂宁、河南平顶山也抢先打造观音故里,三地“观音故里”之争各执己见,各有论据。本文通过引证丰富的佛教历史遗存、西域古籍文献等,选取生命美学视角分析观音意象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观音故里”生成于昌吉的观点以合理的文化阐释,旨在强化昌吉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浙江上虞市丰惠镇小为弘扬梁祝文化特意举办了一场文艺汇演。我作为《少儿科技》的小记者,义不容辞采访了此次活动。不仅如此,为了传承梁祝文化,上虞市人民可真是做了不少事。赶紧随小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清代孔子故里文人剧作家生平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孔子故里曲阜在重视礼乐的儒家文化传统和喜好戏曲的整体社会风气的双重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文人士大夫涉足戏曲创作的现象。然而除孔尚任外,多数作者的生平行状不够明了。本文作者通过寻检方志、笔记、史乘等,辑录了清代七位曲阜籍文人戏曲作家的生平材料,以期有助于人们对此地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0.
云梦出土的“安陆市亭”陶器和载有“安陆”史事的竹简、木牍,都证实了魏晋以前“安陆”城就是今日云梦城。郦道元的《水经注》所述的“郧城”其地形地貌,与今安陆城不对号,靠不住;而杜预所言云梦城,得到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充分肯定,他在地图上标示:郧城即云梦城。近代安陆境内传闻的某些碑祠不能证明黄香故里在今安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