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两名日本士兵为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支 持中国人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事业。他们的正义行动尽管至今不为人知,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人 民不会忘记,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将与日月同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新桂系对抗日的态度是从托抗日之名倒蒋发展到拥蒋抗日,而西安事变是其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的领导和支持下,陕甘宁、晋察冀等根据地兴起了影响深远的自然科学运动。创立各类科技社团则成为这场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抗日根据地的科技社团在汇聚人才、培养科技干部,服务边区经济建设、推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在参政议政、决策咨询和对外联络等方面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对于今天监督和指导科技社团的健康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轰轰烈烈发展使冬学教师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地通过发动干部、选拔在校学生、动员当地知识分子和实行小先生与集体互相学习制等途径弥补了教师的空缺。但教师的选拔是严格的,并且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在待遇差、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冬学教师们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民众教育与动员的任务。历史应该记住这些为抗战的胜利而在大后方无私奉献的冬学教师们。  相似文献   
6.
宋哲元将军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抗日将军",自1907年随同冯玉祥征战,直至中原大战后,始独立执掌察哈尔与平津.在其任职期间同日军进行了不折不挠、斗智斗勇的斗争.爱国主义思想一直在他内心深处占支配地位,并最终付诸于军事实际.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的河南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对河南抗战史的研究既与河南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很不相称,也和目前史学界对抗战史研究的整体进程不协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果注重抗战时期河南社会史、国统区与沦陷区政权系统、战时经济与战时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必将使河南抗战史研究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地雷战》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电影,电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战法。但有人不禁要问,当时的中国北方庄稼汉连字都不认识,那么他们又怎能造出如此精妙的地雷,而且就连八路军中也极其缺少地雷制造的专业人员。其实在华北地雷战中,有着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其事迹与前方战士同样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第1部正式的文艺政策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重大文艺问题上承前启后的一份重要文件。在《讲话》出现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艺政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一段时期的准文艺政策主要体现在重要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其内容最终成为《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抗战爆发后,新桂系主张团结抗战,反对投降;认为抗战必须成为有全国民众积极参加战争的全民族抗战,抗战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外援,首先是与苏联的联合;军事上要执行阵地战与游击战、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坚持了正确的战役作战方针的作战部署,努力以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官兵和团结全军,并较好地协调了与统帅部的关系,在夺取战役胜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