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读高中时,有一首校园流行歌曲,歌中唱到:“生活需要七色阳光,青少年就要放声歌唱……。”那时感受特别深,它代表了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灵肺腑的呼声。现在,我自己为人音乐老师,再细细咀嚼、品味这首歌曲,觉得自己有许多话要讲……下面。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韦丹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164-165
感悟师德,树立良好的师风形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3.
感悟师德,树立良好的师风形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将取代我们人体的许多功能。但书写对我们每个正常人来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写好字能帮助我们养成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坚强不懈的意志和毅力,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高雅脱俗的审美情操。一手好字,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 ,综观她的词 ,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作品受争议较多,历年来一直有郁达夫作品难免颓丧消沉的评论。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解析了郁达夫精神世界当中的另一层面。看到他苦闷当中坚守的高尚情操,困境中仍不流于世俗的卓立精神以及对纯朴清淡的生活境界的真诚追求。  相似文献   
7.
人生三德     
《青年科学》2009,(11):32-33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好人,他们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会流露出淳朴、友善、热忱的品性,往往给周围的人留下难忘的、美好的回忆,同时也给社会添加着和谐与温馨。  相似文献   
8.
情绪既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但情绪的利用应当遵循科学规律。情绪与认识的结合形成了情调和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调和高尚的情操也是教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德国学者认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在论述人的行为动机时存在相互矛盾 ,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 ,两书虽然主题不同 ,但在论述支配人类行为动机时 ,都认为人类的原始本能是自私自利的 ,这种原始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根本力量。亚当·斯密发现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在两书中都作了论述。纵观两书 ,不但没有观点相互矛盾的问题 ,而且在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开设传统诗词鉴赏与习作课程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高校诗词课教学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