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4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长江下游水流挟沙力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水流挟沙力问题是泥沙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对河道作冲淤变形计算时,了解某种水流条件下能够挟带的沙量,即水流挟沙力是很重要的.它是河道的重要特性和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古今中外,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少半理论半经验公式或经验公式.但由于它涉及的因素复杂,理论本身不成熟,以往的研究公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长江下游的情况.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长江下  相似文献   
3.
河口地区沉积物的溯河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南流江、钱塘江河口地区的现场观测表明,涨潮流是使沉积物溯河搬运的主要动力,而有孔虫和铁皂石则分别代表溯河搬运的“轻”、重矿物。这种海相微体化石和海相自生矿物不仅见于河口地区,而且出现在全新世沉积层中。沉积物溯河搬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海进河床充填层序的形成和解释了全新世太湖地区的某些海侵沉积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展示了一个计算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此模型的特点在于较准确地计入凝絮及河床侵蚀对于泥沙沉淀过程的影响,关于凝絮及侵蚀的定量计算模型已为大量实验所验证,且是首次被结合运用于三维输运计算。文中对于海湾区域的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研究,第一闪通过定量计算评实了所谓最大浑浊区的存在,并研究了影响其形成及强度的几个因素,这些计算结果不仅评实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而且显示了其在泥沙输运研究方面的作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5.
泥沙输移对长江中游水位抬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长江干流宜昌至汉口河段及与洞庭湖区泥沙输移变化的综合分析,得到了三口分流分沙逐年减少是造成洞庭湖区淤积速率减小和螺山至汉口河段淤积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长江干流监利至螺山河段水位逐年抬升、洞庭湖区的洪水调节能力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等结论.按照因势利导的治理原则,荆江及洞庭湖的近期治理策略应是淤积围垸减少河道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干堤.  相似文献   
6.
建立水库坝区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考虑了悬移质非均匀,非饱和输沙特性,采用正交曲线坐标拟合复杂边界、SIMPLEC程式离散求解及动边界技术。用该模型对白沙水库流场和河床变形进行了数值验证,计算了典型年条件下,水库取水口附近流场和河床局部形态。结果表明,坝前取水口漏斗基本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风水两相作用对黄河支流悬移质粒度特征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黄河中游29条支流、40个站点的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风水两相作用对黄河支流悬移质粒度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悬沙中>0.05 mm的粗颗粒组分百分比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年沙尘暴日数的增大而增大;悬沙中<0.01 mm细颗粒组分的百分比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年沙尘暴日数的增大而减小;悬沙中值粒径D50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年沙尘暴日数的增大而增大.建立了悬沙中>0.05 mm的粗颗粒组分百分比和悬沙中<0.01 mm细颗粒组分百分比与年均沙尘暴日数tss和年均降水量Pm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tss和Pm的变化对于悬沙中>0.05 mm的粗颗粒组分百分比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0.4%和29.6%,对于悬沙中<0.01mm细颗粒组分百分比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91.1%和8.9%,对于D50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93.1%和6.9%.提出以年均降水量Pm与年均沙尘暴日数tss之比作为风水两相作用指标.资料分析表明,悬沙中>0.05 mm的粗颗粒组分百分比(r>0.05mm)随风水两相作用指标(Pm/tss)的增大而减小,悬沙中<0.01 mm的细颗粒组分百分比(r<0.01mm)随风水两相作用指标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河流之间,随着风水两相作用指标的变化,粗细颗粒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搭配关系, 这种搭配关系的变化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导致悬移质含沙量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了灌河、射阳河、长江和钱塘江河口的地貌差异,指出长江为喇叭状三角洲,钱塘江为强潮河口湾,灌河与射阳河属于过渡型河口,并通过对影响河口地貌发育的背景因素的比较,指出径流和潮流的强弱对比、陆域和外海的泥沙量以及河口的边界条件是形成这些地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悬浮泥沙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将分析悬浮泥沙浓度测量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进展,为悬浮泥沙浓度测量的进一步创新研究和河口海岸研究中新技术的运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