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1.
在伦理学等史上,认为事实陈述并不能承担道德陈述的思想被称为“承担裂隙”。这种思想是由英国十八世纪哲学家休谟首次明确提出的,因此其被称为“休谟问题”。休谟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答?笔者试图通过对恻隐之心的分析,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电车难题研究中,关于引起被试认知差异和情绪差异的因素,研究者主要关注年龄、性别、关系亲疏等变量,对情境人数这一变量鲜有考量.本研究通过连续变化电车难题中主岔道人数,将电车难题设计为数量上连续变化的问题,从而分析不同数量情境与被试的道德判断、恻隐之心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境人数对道德判断、恻隐之心无显著影响.2.道德判断与恻隐之心显著相关.与做出非功利性选择的被试相比,做出功利性选择的被试更痛苦,更同情情境中的遇难者,也即恻隐之心更为强烈.3.男性和女性在道德判断上没有差别,在恻隐之心上有较大差别.具体来说,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痛苦,女性和男性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同情.  相似文献   
3.
孔子之仁有三层面:恻隐之心,仁爱行为,仁德模式。恻隐之心源于人的生命之感,沿着向外奉献(“忠”)与向内克制(“恕”)两面展开。仁爱行为是恻隐之心的自然呈露,是表现性行为,不计力量,不计后果。仁德模式人人具有,生发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又在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中得到培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