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他经过临床的实践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最终让大众接受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理论。影响到中国后,学者们便试图从中国文学以及文化传统中寻找例证。有的确实如此,有的确实误解。“新娘”就是被误解的一个词汇。“娘”本来就是少女之号,指年轻女子,与“母称”的“娘”简化变成同体,就引起了误解。  相似文献   
2.
用精神分析法从"潜意识"、"梦"、"恋母情结"这三个角度来对电影《沉默的羔羊》四部曲中的主要人物汉尼拔的形象特征及其变态性格行为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其内心的不为人知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3.
孙晓霞 《科技信息》2011,(27):I0242-I0242
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助长了恋母情结的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引起重视,重视幼年教育,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4):78-79,82
《儿子和情人》中的人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每对人物的关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劳伦斯正是以这种情节处理的手法及精彩的心理与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与《儿子与情人》虽然是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体裁也完全迥异的经典作品,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经典主题:畸形母爱酿成的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6.
解读易服癖     
《科学大观园》2014,(23):51-51
易服癖指人的异性服饰穿戴行为,由穿戴异性衣着产生性快感或达到性欲高潮者一般只见于男性,易服癖患者有两类:一类是那些终身只对一件异性物品或服装的恋物癖,如鞋;另一类是那些开始时只对一件异性衣物感兴趣,以后逐渐打扮得完全象个女子。一、恋物癖的症状"恋物癖":指以获得或欣赏某些物品来引起性心理兴奋,并由此感到性心理满足,至于这些物品属于何人则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7.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曾被《纽约时报》评价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书中拥有众多繁复的意向,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命中许多不能承受的"轻"。不仅如此,与其他在意识形态下创作的小说不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直接讨论了人性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谋而合。书中大量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性的描述以及对人的本性的深刻探讨,无不带着弗洛伊德式的思辨,非常值得细细研究。  相似文献   
8.
柔石的《二月》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文学杰作,长期以来都以现实题材的深刻性和技术的工妙性所引人注目,而对于小说中刻划人物形象借助的特异方法往往被忽略。本文之旨趣恰在阐释柔石是如何用弗洛伊德“恋母情结”和人格理论来完成对萧涧秋的性格塑造,又是如何以“死之情结”和人格理论对文嫂的处境与结局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作品中的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现代小说家兼诗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 1 885-1 93 0 )是位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构思的作家。其在世和身后受到或褒或贬 ,毁誉不一的评价 ,主要原因是性意识像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毫无疑问 ,生活经历对劳伦斯的写作有着重要影响 ,而恋母情结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贺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诗人,他在短促的生命中,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蜗居到自己所建构的阴冷的鬼蜮世界,描鬼说怪,谈坟说墓,同时又幻想着神仙世界的圣洁与美好;他以“皇孙”身份自夸,并积极谋取功名利禄却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同时被压抑的性爱无处宣泄,只有通过香词艳语来表达。其变态心理的根源是:恋母情结、仕途多舛、楚陶文化的熏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