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分别投喂含有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激素饵料对中国对虾精巢发育和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精巢发育,加快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和精子的过程;而17β-雌二醇的作用不明显。两种激素对中国对虾雌雄性比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用标志重捕法和林可指数法对太行山龙泉关马氏钳蝎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雌雄性比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个面积各为2500m ̄2的样方内,马氏钳蝎的数量为192~285尾,平均为240尾;种群密度约为0.1尾/m ̄2;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雌雄性比为4: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果蝇的红白眼色为遗传标记性状,利用红眼雄蝇与白眼雌蝇杂交的方法,研究了乙烯雌酚影响果蝇性比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浓度条件下,乙烯雌酚未能使y类型的合子发生性反转,而是对其存在致死作用或是降低了含y染色体的精子的受精机会。  相似文献   
4.
在兰州市郊区共捕获蜥蜴107只,其中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52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55只.其种群密度分别为丽斑麻蜥129只/hm2,草原沙蜥100只/hm2.2个种群划分为亚成体组和成体组后,平均吻肛长(SVL)丽斑麻蜥的亚成体组为34.2 mm,成体组为54.5 mm;草原沙蜥的亚成体组为35.4 mm,成体组为57.9 mm.种群性比(♀:♂)丽斑麻蜥为1∶1.07,草原沙蜥为1∶0.94,平均接近1∶1.调查结果表明: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2个种群的密度相差不大,二者的空间分布区域可以重叠,可以共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丽斑麻蜥亚成体比草原沙蜥亚成体更生醒晚.蜥蜴体温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中,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况,自然会产生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会变成抑郁症。据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郁症  相似文献   
6.
以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幼体和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小纹背鼩鼱个体为材料,用Sry基因的一对性别鉴定引物成功鉴定了82只未知性别的小纹背鼩鼱的性别,最终确定了355只小纹背鼩鼱种群的性比,雌性199只,雄性156只.此外,用鼩形目中的11个物种检测了该对引物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引物适用于鼩鼱科中的大纹背鼩鼱(Sorex cylindricauda)、高原鼩鼱(Sorex excelsus)、中鼩鼱(Sorex caecu-tiens)、黑齿鼩鼱(Blarinella quadraticauda)、灰黑齿鼩鼱(Blarinella griselda)、狭颅黑齿鼩鼱(Blarinella wardi)和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7个物种.研究结果为鼩鼱科动物的性别鉴定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性比,饲料和密度因子对福寿螺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性比、饲料和投放密度三因子对福寿螺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饲养雌螺、投喂混合饲料(满江红或紫贝浮萍加麸)和每亩投放10万幼螺的组合最好。还讨论了水生植物作为福寿螺饲料的优点和实现福寿螺单性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79—1983年在宁海凫溪进行香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时所积累的资料,详细的描述了香鱼的胚胎和仔幼鱼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探讨了形态特征变化和生态习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南充城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微尾鼩的性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夹日法对南充城区的居民区、河谷、风景区和校园4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微尾的性比及其月变化和年龄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城区共有微尾(Anourosorexsquamipe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flavipeci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大足鼠(Rattusnitidus)、小家鼠(Musmusculus)和灰麝(Crociduraattenuata)等8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以微尾为主.优势种微尾的总性比(♀/♂)为1.07(χ2=0.64,P>0.05),差异不显著,种群性比存在明显的年龄变化,但月性比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性别鉴定分子技术研究易危物种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的初雏性别比例(性比),探讨晚成鸟初雏性比与窝卵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在种群水平上,黄嘴白鹭初雏性比没有显著的雌雄偏向(47.37%雄性,p=0.37);平均窝卵数为3.71±0.09(n=109),其中,拥有4枚卵的巢最常见(57.80%).在巢水平上,初雏性比随窝卵数而变化(p=0.003);拥有3枚卵的巢的初雏性比具有显著的雄性偏向(69.23%雄性,p=0.02),而拥有4枚卵的巢无显著的性别偏向(44.23%雄性,p=0.17),拥有5枚卵的巢则有显著的雌性偏向(31.43%雄性,p=0.04);拥有3枚卵的巢的初雏性比显著大于拥有4枚卵的巢(p=0.005)及5枚卵的巢(p=0.001),而初雏性比在拥有4枚卵的巢与拥有5枚卵的巢之间无显著差异(p=0.17).综上可见,黄嘴白鹭具有晚成鸟特有的性别分配机制,即窝卵数的变化能调整初雏性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