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 究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结 合 可 降 解 壳 聚 糖 ( degradablechitosan,DC)对心肌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EGF 组和 VEGF+ DC 组,每组 8 只。 4 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进行造模,其中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造模后, 向模型组大鼠心肌注射 100 μL 生理盐水,VEGF 组大鼠于同一位置注射同体积 VEGF 溶液,VEGF+DC 组大鼠注射 VEGF+DC 溶液。 造模 4 周 后,对 所 有 实 验 大 鼠 进 行 超 声 心 功 能 检 测,考 察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及 舒 张 期 前 壁 厚 度( LVAW;s 和 LVAW;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LVID;s 和 LVID;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容积( LV Vol;s 和 LV Vol;d) 、左室射血分数( EF% )及短轴缩短率( FS% ) ,血流动力学考察左室舒张末压( EDP ) 和等容收缩期及 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 + dp / dt 和 - dp / dt) ,计算左心室指数( LVM / BW) 并对心肌进行苏木素-伊红 ( HE)染色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心肌病理变化。 结果 VEGF 组和 VEGF+DC 组大鼠的心肌梗塞均得到有效改善,其 中 VEGF+DC 组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结论 VEGF 结合 DC 对心肌梗塞大鼠的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把普通感冒当成非典型肺炎,把轻微胸疼当成心肌梗塞……因为疑心而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病人,这并不是什么难以解释的古怪现象,它是因为人们难以解释身体透露出来的信息造成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学会正确解读这些信息呢?  相似文献   
3.
4.
心肌中Ⅰ亚型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能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蛋白质,同时它也是小面积心梗及不稳定心梗患者的灵敏早期诊断物质.肌红蛋白长期以来也被人们认为是心梗的早期诊断物质,但其缺点是缺乏足够的特异性.血清肌酸激酶亦为诊断心梗的物质,这是由于它对心肌梗塞特异性强,在心梗发生后2-8h内在血中浓度急剧上升.目前美国已将上述3种物质取长补短结合研制成一种全新的灵敏诊断试剂,是目前全球最简捷快速诊断早期急性心梗的可靠产品.  相似文献   
5.
6.
中医讲究系统的关联性思考,往往有很多有意思的辩证方法论。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比如对于冠心病,大家已经是很熟悉了,大家都认为仅仅是心脏附近的疼痛,对于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肌坏死,更是“谈梗色变”,心里非常恐惧,但是有一点却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心梗早期除了胸痛,还常常会有左肩背及左手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手指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2例肺心病与心肌梗塞脂蛋白变化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病高密度脂蛋白(HDL)非常显著的高于心肌梗塞组(P<0.001)。2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和VLDL)明显低于心肌梗塞组(P<0.001)。肺心病缺氧、血粘度高、却很少发生心梗、仅占6.3%。说明高密度脂蛋白改变,在肺心病防止心肌梗塞的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s the main cause of heart failure,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t of MI and cardiac function has not been clearly determin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early changes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 associated with infarct size and cardiac function after MI. METHODS: MI was induced by ligat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in rats. Electrocardiograms, echocardiographs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and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was measured from mid-transverse sections stained with Masson's trichrome. RESULTS: The sum of pathological Q wave amplitudes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r = 0.920, P < 0.0001),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 = -0.868, P < 0.0001)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r = 0.835, P < 0.0004). Furthermore, there wa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 size and cardiac function as assessed by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 = -0.913, P < 0.0001)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r = 0.893, P < 0.0001). CONCLUSION: The sum of pathological Q wave amplitudes after MI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extent of MI as well as cardiac function.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