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引射器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依靠超音速流动的射流工质实现阳极排气的再循环。传统的固定结构引射器通常针对电堆额定工况设计,工作在非设计工况时性能较差;而可变喉口引射器可以动态地改变其喉口大小,有效扩大其工作范围。基于Sokolov设计理论,搭建了引射器的一维模型并探究了其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变喉口引射器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的工作特性主要受其操作压力、喉口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影响;通过缩小喉口、提高工作流体压力可以使工作喷嘴保持临界状态,这对大负载下的引射性能影响较小,但能够有效提高电堆小负载下的引射比,并使引射器的工作范围向小负载扩展。  相似文献   
2.
气流引射器混合室流场计算的积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气流引射器混合室内射流的紊流混合过程,速度分布、温度分布采用阿勃拉莫维奇的普遍参数型,建立起求解流场的积分方程。验算了等截面管道中非均能气流的混合过程,温度分布与实验作了比较,还对某气流引射器混合室流场进行了计算,给出若干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及压强沿轴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斯特林发动机压力涡流喷嘴的喷雾发展过程及喷雾特性,并考察了喷射压力和气体引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涡流喷嘴初始喷雾阶段雾化效果较差,持续时间较短,主喷雾发展过程有明显的空气卷吸涡流现象;柴油主喷雾锥角随喷油时间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至稳定,而贯穿距离则逐渐增大至稳定,喷雾锥角随喷油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引射空气对稳态喷雾形态有明显影响,使得喷雾扩散范围明显扩大,油气混合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4.
固冲发动机高空模拟引射器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固冲发动机排气压强低、流量小的特点,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高空试验环境,探讨了主被动引射器的工程设计和性能计算方法,确立了最优的高空模拟试验方案.依据该方案建立了固冲发动机高空模拟主被动引射器试验装置.对某发动机的试验测试表明,该试验装置达到了预期的20 km高空模拟的要求,验证了设计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层住宅排烟道在并联多个排油烟机且不设总排风机的工况下,尚存在防烟气倒灌能力低的问题。目前,推出一种内置引射诱导器的通风排烟系统,并由国家空调设备质量检测中心实地进行空气动力性能检测,证明其防烟气倒灌的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红外燃烧器中头部能量损失系数K1是燃烧器中引射器设计过程的关键参 数,但迄今尚无准确的确定方法,介绍了一种间接测量K1的方法,并依据这一方法对工业红外燃烧器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其头部K1值,在某一红外燃烧器上测得的结果可在结构相近的燃烧器设计中应用,另外,讨论了测试过程的 各种误差对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单喷管引射器/扩压器装置几何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若干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几何尺寸范围,以利于设计高效引射器/扩压器装置,对提高舰船生存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可调式引射器内流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可调式引射器结构和流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内部流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可调式引射器工作流体和引射流体入口、引射器出口的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处理.用PHOENICS软件对可调式引射器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可调式引射器内部流场分布、不同截面比下从喷嘴出口到扩散室出口之间轴线上的压力分布、引射比随喷嘴截面积变化的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设计一种新型基因枪 ,将基因疫苗导入人体表皮细胞 ,提出采用两阶段引射器的设计方案。采用可压缩的轴对称 N- S方程和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 ,利用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 ,对该引射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很好地描述了各种压力条件下引射器内部和外部流动状况和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数值模拟结果同模拟实验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两阶段引射器结构既便于基因微粒的引入 ,又可以使微粒达到超音速 ,满足微粒射击靶细胞的速度要求 ,是设计基因枪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引射方式下气体水合物的形成与蓄冷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介绍了用水作为动力引射R12液体,在混合室中由于降压R12汽化并与水充分混合而形成絮状的R12水合物晶体的过程。由于气体水合物的蓄冷密度与冰相当,蓄冷温度在8~12℃的范围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冷机组相匹配,所以是一种极有前任的蓄冷介质,还给出了引射式R12气体水合物的蓄冷物 曲线并得了佳引射比为0.43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