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兴安 《合肥科技》2005,(10):13-14
10月26日上午,肥西县桃花工业园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招商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2家人园企业与桃花工业园共签下9.81亿元项目资金。由此,肥西迈出打造我国中部汽车基地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本质,阐明了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综合体,因此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莘庄工业园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工业园生态化的迫切性,并以上海市莘庄工业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莘庄工业园区发展的平衡性、生态化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了其生态化改造的优劣势,并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和实施原则,提出了莘庄工业园未来生态化改造的主要措施以及资源回用和绿色服务产业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规范制造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废弃物处理行为,形成共生治理机制,是工业园生态转型的基础。基于互惠共赢的理念,借助网络演化博弈仿真不同规模与结构下各企业的决策行为对建立共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与环保企业对政府补贴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合理的补贴政策能同时激发双方的积极性。政府在前期的引导监督工作一方面能培养两类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投机行为的产生,对加快共生关系的建设进程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业用地性质及结构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生态工业园用地类型分布及相关关联评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用地类型分类;以典型生态工业园为背景,分析了不同用地类型分布的优劣,对其用地类型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学名词在国际上接踵而来,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实现这些新经济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包括科学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在我国,这些名词不仅进入“十一五”规划和中央文件,也已成为地方和企业领导的日常用语;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2,(4):100-101
打造环珠三角工业快速增长新区建设宜工、宜商、宜居、宜创业的云浮滨江新城 广东省云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合署,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同时,也是省市合作共建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  相似文献   
8.
王铭庆 《华东科技》2012,(11):76-76
在第十七届上海实施发明创新成果优秀企业家颁奖大会上,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万出榜上有识,这位50岁的中年人是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专家,曾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及上海市产业化重点项目。近五年来,他领导和组织实施的发明创新成果已累计实现销售1.3亿元。  相似文献   
9.
新闻短播     
《广东科技》2010,(23):10-10
<正>11月上旬,为期3天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在深圳开幕。近日,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东莞举行,旨在面向广大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和"双转移"政策宣传,帮助其了解  相似文献   
10.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科技发展中主要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投资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制定我国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框架,通过加强信息、制度和教育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创建高科技工业园区等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