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此卷画群山起伏,林木茂蔚,壑藏曲水,豁开清溪;两岸院落山居,路通岸径溪桥,境界深远。用笔沉着,峰峦浑厚,远近景物层次分明,山石皴法多以乾璺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气韵葱蔚可观。  相似文献   
2.
继上篇分析道希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前后的诗歌风貌,而以他的心灵自传《洗心篇》为核心,兼及《诗钞》誊录特色。并以"馀论"试图探索道希在近现代交替线间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西汉到南朝刘宋年间山水赋存在一个从虚构走向写实的发展特征,晋宋之际的赋作中,这个特征尤为明显,谢灵运的《山居赋》是其中的代表。谢灵运一方面运用汉大赋的传统手法,对始宁别墅的种种景观进行铺写;另一方面又多用雕绘修饰的手法描写景物,使其中山水景物的描写更加真实可信。此外,他的一些山水诗可与此赋对赏。从虚构向写实的转变与文人辞赋观的改变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山水赋的自身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山居秋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诗歌单元的重要课文。传统授课迷信程序化教学设计,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目标。多维阐释教学契合诗歌意蕴,分别从美学视角和诗歌题眼建构课堂教学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展多维阐释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