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科技》2004,(7):34-35
1997年7月,宁波市科技园正式成立;2001年4月,成为浙江省首家省级高新技术园区;200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宁波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2002年12月,在浙江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2.
3.
实施专利战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科技局自1999年9月以来,把实施“专利战略”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把利用专利技术、专利信息纳入科技跟踪、专项、研究开发、产业化等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同时,还将其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和科技管理的主要成果指标。近四年来,宁波市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一,其中2001年专利授权量达2148件,名列全国城市第五位,累计授权量达7545件,是前14年专利授权量总和的2倍多,极大地推动了宁波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宁波港口货运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杭州湾大通道建成后对宁波市货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货运成本、经济腹地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之间的协调表现在很多方面.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情况,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本文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揭示了宁波市近年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波市农村初中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教师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男女教师的比例、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外活动和校内体育竞赛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宁波市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向更高水平和层次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各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发展学校体育决策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首家智慧城管中心在宁波启动。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副市长苏利冕出席启动仪式。仪式上,刘奇宣为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揭牌,并要求有关部门不仅要利用好升级的硬件,更要从提升执法队员以及全市市民的素质开始,提高宁波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区智慧城管中心在各区分会场正式启动,标示着宁波市“市区一级平台,两级部署应用”的智慧城管模式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12,(8):30
<正>近日,科技部下达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宁波市共有112个项目获立项,项目立项数和争取经费数分别比去年增长10.9%和10.8%,继2011年后再创新高。据了解,这112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宁波市具有较强技术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装备等领域。其中,重点创新项目4项、创新项目63项、创业项目30项、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13项、引导基金2项。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磁性材料特别是以钕铁硼为代表的永磁材料无疑是新材料行业中前景看好、增长速度最快的佼佼者。宁波作为中国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化生产的发源地和国内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业已形成独具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是宁波高新技术产业中为数不多、特色突出、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的支柱行业之一。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们许多行业和企业要与世界行业巨头强手同场竞技、一比高低,挑战的严峻性和竞争的严酷性不言自明。面对挑战和竞争,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毫无作为、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将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更强大的动力。基于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宁波市深入实施“科教强市”一号工程,率先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以及“十五”期末宁波科技发展的总目标及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