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伯顿@克拉克主持研究并出版的<学术权力>实际上论述的是高校管理体制--行政权力.真正的学术权力应该是某些学术权威因为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影响并自发形成的一种学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胡金香 《甘孜科技》2005,26(1):10-11
二00四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成都召开了第四届国际牦牛大会。这次大会是国际牦牛界的一次盛会,参会的有国际家畜研究中心的教授韩建林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威尔博士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计二百多人,我局也派出了十二名科技工作者参会。大会由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主办,西部牦牛集团协办。大会的规格高、学术权威性强,会上各国的专家教授宣读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当今国际牦牛界最前沿、  相似文献   
3.
陈娅 《科技资讯》2007,(19):104-105
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密切,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密切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中国大学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威可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薛林 《科技资讯》2014,(8):237+239-237,239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认定、批评家的意见、历史的定位、价格的定位。艺术操作就是把上述各种因素在人类关系中富于逻辑性的按规则运行。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的马太效应原本是指学术权威因其既有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而由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有利条件,从而拉大了与其他同行之间的距离。现在的我国学术界,马太效应则有着更为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即因官本位的作用,使占据学术领导位置的人倚仗其职务的方便而获得了比其他普通学人更多的实际利益,这些利益既包括诸如研究基金、奖金类的物质利益,也包括诸如地位、声望类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6.
7.
 在学术界,“权威学者”、“权威机构”、“权威著作”、“权威期刊”历来有着令人尊崇的地位,科学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权威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共同体就是由这些普遍存在着的不同层级的权威,一级一级建成的。要成为科学界权威,主要取决于该人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及对科学所做出贡献的杰出程度,而且这些要被科学界所公认。科学权威无论以何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其所以成为权威,最初起点是对知识的贡献;声名显赫的科学权威正是因其对科学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引领科学发展,从而奠定了其科学权威的基础;翻开任何一部科学史都会看到,科学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权威联系在一起的——由科学权威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原理、现象、常数、公式等等俯拾皆是[1]。尽管我们对盲目崇拜权威以及某些权威的学阀作风持批评态度,但总体而言,真正的学术权威是令人尊敬、尊重和遵从的。毋庸讳言,学术界普遍存在着权威意识,并且从未割舍过“权威情结”。  相似文献   
8.
一项发明改变了世界农用柴油机难启动的历史,一项发明解除了多少农民兄弟的劳作之苦,一项发明还将改变中国拖拉机制造和销售市场的格局……这个奇迹的创造者不是知名学府的专家教授,也不是科研院所的学术权威,而是来自豫北平原的一位年过半百的普通农民.他就是"柴油机免摇启动器"发明人、河南新乡市获嘉县恒达器材厂厂长贺基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