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线粒体膨胀技术就不同衰老程度的绿豆子叶线粒体膜对氨基酸的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绿豆子叶的衰老,离体线粒体膜在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渗溶液中的膨胀率从2d龄至5d龄子叶逐渐下降,5d龄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文中对膨胀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莲子叶蛋白体的类型,来源与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叶于发育的10 ̄28d,以不同速率在叶肉细胞中大量积累贮存蛋白,并以不同方式组装许多形态各异、结构不同的蛋白体。按其来源与发育的特点可分4种类型:①粗面球状蛋白体;②光面球状蛋白体;③杯状蛋白体;④淀粉蛋白体。发育顺序是①,②类先形成,③,④类后发生;②类的发育贯穿整个贮存蛋白的积累期,比较了莲与其他植物蛋白体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小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4个小白菜栽培品种的离体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BA2+NAA1mg/L的MS培养基上,添加AgNO34~6mg/L能显著提高所试小白菜品种不定芽的分化频率,AgNO3与ABA配合使用不仅能提高其不定芽的分化率,而且还能抑制愈伤组织生长,本实验所建立的直接出芽程序的小白菜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黄瓜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以黄瓜(CucumissativusL.)品种“LS-21”为实验材料,按如下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附加6-BA(0.8~1.6)mg/l IAA0.2mg/l;不同浓度的6-BA分别与NAA及2,4-D配合,研究影响黄瓜组织培养的诸多因素,建立了黄瓜离体子叶高频不定芽再生系统。主要结果如下:黄瓜5-6日苗龄无菌苗子叶作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旺盛,芽诱导率高;7-8天的外植体则生长势弱,不利再生芽的分化。6-BA(1.2~1.6)mg/l IAA0.2mg/l,芽分化频率较高,其中6-BA1.2mg/l的芽分化率可达51%;待再生芽长至2-3cm时移入生根培养基(1/2MS 0.1mg/LIAA),生根率达90%,40-60d可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亲融合法将含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 an augm en 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的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pPZP-CAN导入农杆菌LBA 4404,转化河套蜜瓜子叶外植体,经诱导与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PCR扩增、PCR-Sou thern和斑点杂交检测证明hALR已整合入河套蜜瓜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倪福太 《松辽学刊》2004,25(1):51-53
根-茎过渡区的研究对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初生维管系统)是极具证明力的.尤其是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国际上对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研究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根的外始式星状中柱最原始,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最进化,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下胚轴为中始式的根茎过渡区;另一派主张幼苗可分成根-下胚轴-子叶与上胚轴苗等两个单位,上胚轴常似成一种分离的结构,着生在根-下胚轴-子叶的单位上,根和上胚轴间不存在过渡情形.  相似文献   
7.
利用蚕豆(Vicia faba)未成熟种子的幼龄子叶为外植体,以MSB_5为基本培养基,可较好的克服蚕豆组织和细胞培养中遇到的诱导率低、生长缓慢、褐化死亡等困难。第一代或继代一次的蚕豆幼龄子叶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幼芽和根。继代两次以上的愈伤组织则失去分化能力,但仍能继代培养,现已继代培养两年之久,可作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原始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离体黄瓜子叶直接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周菊华 《科学通报》1992,37(20):1905-1905
植物开花一直是生物学中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植物开花研究大多以整体植物为对象,发现光照、温度、激素多胺和营养条件等都影响植物开花,并且与内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水平等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离体条件下对植物开花也有较多的研究,特别是烟草、蓝猪耳等植物薄细胞层培养开花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验证了花生蛋白体以蛋白质——脂肪复合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芦柑子叶细胞脱分化及其线粒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芦柑子叶在脱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植体脱分化由接触培养基切口处先启动,未培养的子叶薄壁细胞内充满足脂贮藏物,在脱分化过程中,贮藏物质逐渐减少直到消失,细胞核相对体积增加并常出现核膜内陷和核仁小泡,多聚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增加,线粒体在数量,形态,分布嵴的发达程序上随着细胞的脱分化进程发生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