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缙云县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针,科技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合作不断拓展,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缙云县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星火科技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首批科技工作试点县”,已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县。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反复强调提高自主…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敢问"并且"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在"无疑"处" 生疑",养成敢问的习惯;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提供提问的机会;创设变式教学情景,培养能问的能力;通过"问题征集",提高会问的能力.让学生"会问"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且它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需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向荣 《科技信息》2007,(2):79-79,8
生态、环保是当前市城市发展的必由路向,对于中小城市更应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的现状结构、拓展城市的新生次序,以营造舒适优美、绿色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为主线,以重塑城市文化品位、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为隐线,从而走上生态系统稳定、环境质量优良、发展容量宽裕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复仇动机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和探讨:希克厉与生俱有的超人世间的爱恨;资本主义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间接产物;人体的潜意识;并且指出希克厉复仇动机是这三个方面的完整体现。正确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这部富有争议的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中学生,促使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不是培养得分机器和高考状元,现行的教育制度是过分的重视高考,过分的追求升学率,造成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力越来越差,平常的差生更是越来越差,老师不重视,自己更是自暴自弃,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造成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就是看学校今年出了多少大学生,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是依据学校出生人数对学校进行评价,当然学校也是依据高考人数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为了学生的高分,无所不用其极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全国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山东新课程改革也红红火火地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朱慧  徐晓峰 《今日科技》2007,(12):4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大环境、大系统的哲学内涵,提出大环境观、大系统观是可持续发展整体视野的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研究,有可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大环境、大系统的哲学内涵 ,提出大环境观、大系统观是可持续发展整体视野的基础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 ,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研究、才有可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体系 .  相似文献   
9.
LOFT作为一种具有性价比的商业小户型,有着相对低廉的价格和灵活多变的使用空间,得到了现今市场的认可.通过对LOFT户型空间特征的研究,以及为什么要营造“大环境,小空间”这样一种商业户型,进而针对空间问题在设计上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LOFT小户型空间设计提供更为新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大型住宅区"嘉燕花园"的规划及建筑方案创作构思的分析,在建筑设计时如何做到从建筑的环境特定性、建筑环境与人的互动性以及建筑设计的生态理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探讨如何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