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4,(13):78-79
<正>校长校长的心脏出了毛病,要动手术修复。为了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医生和蔼地与他谈一些有关学校的事情。谁知校长忐忑不安地问道:你有孩子和亲戚在我校就读吗?医生愕然地说:没有啊,怎么了?校长长出了一口气释然地说:那我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广顺《金氏家谱》为中心,结合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可以深入剖析金竹金氏"夜郎竹王"认同及其变迁的实质。金竹金氏是黔中苗族中最早的一支,很可能是战国晚期楚庄蹻入夜郎时从楚地带来的苗族部众的后裔。因与夜郎国境内的且兰君长"竹王"及夜郎濮人长期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土著上层势力。在上千年的中央王朝治理下,为了保证其社会政治权利,金竹金氏土司采取了灵活多变的认同策略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族—民族"之长时段互动关系,从而构成金氏家族文化中充满深刻历史韵味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夜郎是存在于2000年前中国西南最大的一个方国.夜郎的社会性质不属于奴隶社会.她并不具备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注意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对于贵州及其周边这样一个特殊地方,我们应不受欧洲发展普通模式的束缚,寻找对于夜郎社会的更加合理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4.
夜郎是先秦至汉初活动在今贵州及附近地区的古国。夜郎地区之“僚”,指的主要是当地濮、越的混合群体,但夜郎的主体居民与滇一样同属濮;汉初的夜郎国,是在一个较大、较松散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国;夜郎与南越建立了较稳定的联盟关系,南越通过与夜郎的联盟把影响扩散到云南西部;夜郎与滇的关系亦较密切,联络夜郎与滇的水陆通道南夷道,对沟通两地乃至巴蜀与南越之间的商贸往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滇、黔、桂边是奇特、神秘、淳朴的多民族杂居之地,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聚集的地带,古有句町、夜郎、漏卧之鼎立,今有南盘江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开发,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山水风光。构建桂滇黔边古国文明之旅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云南广南和广西西林旬町古国文明游;二是隆林德峨街日苗族风情游;三是兴义夜郎和罗平漏卧民族文化游。  相似文献   
6.
夜郎的历史最早见于《史记》。近二十年来学者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夜郎的政治中心、族属等问题上,还未有人就《史记》中有关夜郎史料进行整理。通过对《史记》中夜郎史料的梳理分析,可知司马迁写了一段夜郎当代史。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592*型“险避魔箭”故事的典型文例,莫一大王的故事在岭南广泛流传。若从文献记载和民俗历史入手,可以考知它是包括古代内地主流汉文化和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比如莫一大王的名号、坟山、宅树等都有其“王气”、“天子气”征兆,王者之气又与其赶山造海、朝往夕返的“法力”展示互为因果,共为表里。只是在尊王攘夷的极端传统里,这样的叛逆性僭越者终被除灭,当然他还永远存留在民族的现实感悟和历史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横大路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横大路铜兵器的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加工方法以冷加工和热冷加工为主,铜锡配比和加工方法具有地方传承性,与曲靖潇湘平坡兵器的技术特征相比,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夜郎王族的历史演变系列是濮→夜郎王族→僚→仡佬。夜郎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其国都应在今兴仁境内。夜郎的历史较简略,从战国到前25年,以汉武帝时期为历史的界碑,但其社会性质基本未变。而夜郎文化是指夜郎人到西汉末期为止所独立创造的文化,其因素比较原始,如文献记载中的竹王传说、巫鬼禁忌等,以及考古资料中留下的一些依稀痕迹,这显示了夜郎人在2000多年前播撒文明火种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0.
夜郎王族的历史演变系列是濮→夜郎王族→僚→仡佬。夜郎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其国都应在今兴仁境内。夜郎的历史较简略,从战国到前25年,以汉武帝时期为历史的界碑,但其社会性质基本未变。而夜郎文化是指夜郎人到西汉末期为止所独立创造的文化,其因素比较原始,如文献记载中的竹王传说、巫鬼禁忌等,以及考古资料中留下的一些依稀痕迹,这显示了夜郎人在2000多年前播撒文明火种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