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5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晋 《世界知识》2014,(11):74-74
<正>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热播。其实早在4月上旬的戛纳电视节上,《舌尖2》就已经是"未播先热,未播先售",多国电视机构纷纷争抢播映权。有趣的是《舌尖》的英文翻译"A Bite of Chin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中国咬了一口",这多少令外国人不知就里,甚至有点恐惧。而在4月15日的首映式现场,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句非常恶搞但更为贴切的英文翻译——In food we trust(我们信仰食物)。  相似文献   
2.
严佳  穆连涛 《科技信息》2011,(31):262-262,274
受"汉语易学轮"的影响,许多来华耶稣会士认为,汉语语法较拉丁语法更为简单易学,因此与同时期的汉语语音、词汇研究相比,汉语语法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两部有关汉语语法研究的著作完成,尤其是马若瑟的《汉语札记》,更是代表了这一时期来华西方人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并对日后来华西方人的汉语学习具有相当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郎朗 《世界博览》2009,(14):68-69
对十几岁出国的留学生而言,继续做中国人,还是彻底做个外国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需要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1978年,海因里希·哈斯帕从汉堡来到北京,33岁的他作为第一位来华留学的德国医生,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学习针灸。他眼中的中国医疗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严佳  卞浩宇 《科技信息》2010,(31):237-237,207
十六世纪随着中西交往的再次活跃,传教士再次成为中西交往的主力军。在报道中国的过程中,以克路士、达拉、门多萨等人为代表的葡籍、西籍来华传教士亦对汉语展开研究,不但为西方人了解、认识中国语言提供了许多极为重要的信息,而且对激发、推动欧洲本土学者以及随后来华的耶稣会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是我国一门古老而又神奇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的药理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但是它的很多神奇之处依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尤其是对深信西医的外国人来说,这是制约传统的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呢?中医药研究专家说,对中药的药效研究并不是没有办法,目前,他们就在进行中药指纹图谱分析。  相似文献   
7.
谢盛友 《世界知识》2012,(10):58-59
萨拉青在他的《德国自取灭亡》一书中,指责穆斯林移民不愿意融入西方社会。他要求对外国移民进入西方社会进行严格筛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他还警告德国人,不要沦落成自己国家中的外国人,"不是我们去适应移民,而是他们应该来适应德国"。  相似文献   
8.
毕玉明 《世界博览》2011,(21):70-71
这个位于发展快车道上的南美大国,怀着复杂的心态面对不断涌入的外国资本和外国人。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世界博览》2013,(8):12-13
奥巴马投篮也"打铁"4月1日,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第135届年度复活节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民众参加了体育、读书、美食和"滚彩蛋"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活力、做自己",与"第一夫人"米歇尔发起的控制儿童肥胖、鼓励体育锻炼的倡议相呼应。从早7时到傍晚,大约  相似文献   
10.
粟月静 《世界博览》2013,(11):82-82
一个德国人从北京到新疆徒步4646公里。对西方人来说,中国曾经很难接近。1949年之后,第一拨报道中国的记者以香港为中心,像他们那些报道克里姆林宫的同行一样,只能采访到外交官和叛逃者,以有限的资料尽力去猜想一个他们不能踏足的国度。即使有少数人幸运的得到许可进入中国,也只能去参观那些安排好的地方和人物,因此这批外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