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世英 《聊城师院学报》2002,15(4):48-50,58
重金属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污染物,它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但可被生物体富集,并且可以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因此,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将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生物体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并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3.
救救土壤     
大西瓜没有以前甜了,大米饭没有以前香了,连小青菜也不如从前鲜嫩了……根子在于土壤环境变差了。专家呼吁——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大西瓜没有以前甜了,大米饭没有以前香了,连小青菜也不如从前鲜嫩了……似乎田里长的许多农产品都不如以前好吃了。是我们生活好了,嘴变刁了,还是因为品种退化了?农业  相似文献   
4.
18种杂草对重金属的超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Cu—Zn—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e)、龙葵(Solanum 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Cd和Zn的含量大于根部Cd和Zn的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根据治理后重金属的去向将其分为两大类: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的技术;土壤滞留-脱离食物链的技术。按照治理方法的原理作了进一步划分,分类评述了各种方法的运用前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the finding of Viola baoshanensis, a cadmium (Cd) hyperaccumulator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greenhouse experiments. Averag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and roots of V. baoshanensis growing on Baoshan lead/zinc mine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was 1168 and 981 mg/kg, respectively, varying from 456 to 2310mg/kg in the shoots, and from 233 to 1846 mg/kg in the roots.The 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in shoot to root (DW) and that in plant shoots to total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soil was 1.32 and 2.38, respectively. Under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biomass (DW) of V. baoshanensis exposed to 0-30 mg/L Cd insolution increased with Cd supply increasing and reached a maximum at 30 mg/L Cd. Further increase of Cd concentration (40, 50 mg/L) in solu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biomass.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reached 4825 mg/kg at 50 mg/L Cd solution. The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of shoots to roots in V. baoshanensis was greater than 1 at all Cd treatments, with an average of 1.67 (1.14-2.2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 baoshanensis is a Cd hyperaccumulator plant.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镉污染因其毒性大、稳定、难去除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土壤镉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目前镉污染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主要修复措施,并提出了加强镉污染源头控制、强化低累积农作物品种的筛选选育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燃油和润滑油产生的尾气。以及机动车轮胎、刹车里衬和金属部件的磨损等是公路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程度与交通流量、通车时间长短呈显著相关。绿化带、防护林等可以有效控制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9.
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中,因此带来了严重的铬污染.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能够有效地修复被铬污染的土壤的方法,而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作者主要根据纳米材料的分类:纳米零价金属材料、碳质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氧(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型粘土矿物、纳米型聚合物等六大类,分别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各种纳米修复剂进行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文献调研与分析表明,目前用于修复土壤铬污染的修复剂主要以纳米零价金属材料与纳米金属氧(硫)化物为主,而其他纳米材料使用的相对较少.最后,总结了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问题已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并积极修复受污染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