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理论构成隐喻的指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科学模型的隐喻性结构,从而引出隐喻词项的指称问题.接着以博义德对理论构成隐喻的指称功能的探讨为主线,分析出隐喻或模型要能隐喻地表达思想所预设的条件是:隐喻词项的隐喻性指称就是第一主概念表达式的所指,指称的固定则是靠第二主概念和第一主概念表达式涵义之间的类比进行的.最后表明理论构成隐喻作为一种以语言适应实在的策略,它的指称功能就在于为科学探究和理论构建提供认识论进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可视化设计的虚拟实验教学对象指称模型与交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虚拟实验教学可视化集成环境中的各软件工具中。  相似文献   
3.
达米特认为形而上学陈述是关于实在图像刻画的"争论的陈述类"(Disputed class of statements),所以提供一种支配这些陈述的逻辑规律的意义理论就成为必要;而选择合适的语义理论作为基础,乃是构建这种意义理论的第一步.他在<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中,提出了一种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文章通过指称和涵义来论证达米特在对弗雷格一塔斯基经典语义理论的批判并提出"直觉主义的内在解释"时,已经开始拒斥实在论,所以达米特作为意义理论基础的"语义理论"需要在反实在论的前提下来理解;这和"真"的直觉主义理解以及直觉主义逻辑规律的自我辩护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对语言意义的分析古希腊就已开始。亚里士多德用分析能力表示自己的主张,其分析的初始环节是语词分析。《范畴篇》通篇讨论语词的涵义与指称。作为命题主词,亚氏的第一实体与弗雷格的对象表面类似,实质不同。亚氏关于第二实体可作命题主词的主张与其通名理论密切相联。属种关系分析在亚氏理论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对量词的不同分析结果根源于对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虽然亚氏未分析命题主词所指的存在并不全面,但逻辑分析学派把主词所指局限于现实世界同样有失偏颇。对于提高分析能力来说,掌握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语言分析宗旨的明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商标和商号的概念着手,通过探析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表现,分析了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学理原因和立法原因,最终从国外法借鉴、原则探析、法律构建三个角度提出解决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塞尔的意向指称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塞尔提出了充分完成指称的两个必要条件:存在原则和识别原则。通过类比间接言语行为的主要施事行为和次要施事行为,塞尔把我们指称一个对象时用专名、限定摹状词等所表征的说话者意向内容区别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为只有主要方面才对表述的真值起作用。塞尔还引入可能世界的概念讨论说话者意向对象的存在问题,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他却没有充分关注语境的重要性,因而没有给出听话者如何正确辩认说话者的意向性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情况下λ-演算的能力不够、Felleisen M等把λ-演算加以扩充,并证明扩充后的语言λc具有某些基本性质.本文试图为λc-演算加上类型,给出带类型λc-演算的逻辑系统,然后考虑它的指称语义.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转喻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修饰手法。修饰学家认为,转喻是语言的一种熟练运用,其目的在于取得表达功能和美感,因此只是一种语言手段。但是从很多转喻的例子来看,对转喻传统意义上的解释已经不够了。鉴于此点,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转喻形成的机制,并介绍了转喻的一些基本特征,如转喻是建立在人们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以及转喻的整体性等。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几个理论,如理想化认知模式,指称点理论,激活扩散理论,突显。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企业名称的翻译缺乏规范。本文收集了大量的翻译案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结构、语音、意义方面来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英的企业名称有各自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成功的企业名称翻译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上,并遵守简洁、达意、灵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指称的因果理论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理论和因果理论是关于单称词项指称机制的两种竞争理论,本文通过考察对克里普克式因果指称理论的批评,讨论了对指称的因果理论进行修正的戴维特策略和埃文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名称的使用实践给出了确定名称指称的基础语义学论题,认为遵守规则是该论题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