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34(1):F0003-F0003
兰州理工大学液压传动与控制学科隶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其前身是1954年成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的水力机械专业,是我国创建最早的流体机械学科,当时水力机械专业分水轮机、水泵、液压传动三个专门化方向。1961年该学科迁至富拉尔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  相似文献   
2.
由哈工大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崔淑梅教授、李立毅教授、程树康教授等承担的“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以及王福平教授、程树康教授等承担的“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分别通过了由科技部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和中咨建设监理公司组织的验收专家组的验收。两个项目的研制成果——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均在国家的统一测试中,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10日,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5周年庆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教授荣获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捷报传来,振奋人心,作为中国复合材料界的领军人物,杜善义院士获得此项奖励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长年驰骋在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杜善义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为我国国防、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用自己的诚恳和兢业书写了一篇篇精彩而不虚华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协办的“首届全国工程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5月12—13日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05,(2):55-55
城市污水也是资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研发成功城市原生污水热能采集技术,可以从城市污水中提取热能或冷量向建筑物供热、供冷。近日,这项技术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巳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问题已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首脑的极大关注。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速,环境市场日益繁荣。为了满足从事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水污染控制、环境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需要,辽宁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日本亚细亚大学经营学部等单位的中外专家编写了《环境科学与技术应用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8-48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承担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应急措施及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家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松花江硝基苯污染水源供水系统应急措施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子课题“制水厂控制硝基苯污染的应急措施”的6个分项之一。主要研究突发水污染事件下供水管网水质的安全保障技术与应急措施。经过课题组师生3个月时间艰苦细致地工作,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1952年5月出生,黑龙江双城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1999年在哈尔滨建筑大学任教,200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2001年调入苏州科技学院。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市政工程与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编委。1982年以来主讲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胶体与表面化学”等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中国高等教育在实施两个战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主体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我国高校的总体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去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这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007年8月15-16日,“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7”在哈尔滨召开,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长或书记齐聚一堂,就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为此,本刊特别推出“建设一流大学,引领社会发展”专题,摘登了9位校领导的部分讲话(内容根据录音整理而成,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秋季,全国惟一设置焊接系的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的焊接工程系将迎来首批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