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其中,作为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张闻天恪尽职守,冷静分析,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紧急时刻亲赴西安,同周恩来等现场处理棘手问题,集中集体智慧,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晓沛 《世界知识》2008,(18):54-55
历经40年。曲折艰辛的中苏、中俄边界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它不仅“一劳永逸”地消除了两国关系中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大隐患,而且为国际上和平解决边界争端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陪蒋回宁作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环节,是由张学良发动事变的目的、动机,以及他和蒋介石在该事变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同时也是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扬对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各种不同观点在党中央内部充分发表,为事后拿出统一决策提供了各种参考.其次,各种意见在"和平解决"转变过程中,都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再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党内意见走向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台湾问题是50年代初中国内外矛盾交叠的产物。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的最严峻的历史课题之一。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对此课题的思索与实践已发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即由“和平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略的提出。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问题近30年的思考与实践,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略,从思想与思维、宏观战略等方面作了根本性的全面铺垫。  相似文献   
7.
王木克 《世界知识》2013,(16):66-66
1953年7月27日签署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序言中明确指出,“确定是以保证在朝鲜的敌对行为与一切武装行动完全停止的停战,以待最后和平解决的达成”,从法律上固化了朝鲜半岛无限期的停战状态。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在当时极其紧张和复杂的局势中,顺利得以和平解决,是多种合力与诸多因素造成的。文章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科学答案。  相似文献   
9.
对于西哈努克的后事安排,中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最大程度的协助,可以说是极尽哀荣.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往看望太后和国王、吊唁和向西哈努克遗体告别,国务委员戴秉国护送西哈努克灵柩回国,北京新华门、天安门广场、外交部以及中国驻柬埔寨使馆等当天降半旗志哀,中国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多天的"轰炸式"报道.中国对已经淡出社会政治事务多年的西哈努克辞世如此重视,说明目前的中柬关系确实达到了相当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一票否决权是大国权力的最大证明之一,而与美国和前苏联相比,中国否决权的使用次数和频率相对低得多。长期以来,中国奉行的不干涉原则与不结盟政策的最佳证明也就是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那张翻来覆去的弃权票。从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来,中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国内冲突的问题上只行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