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育种目标性状间的同一关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阐明了其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并结合小麦育种实例,介绍了这种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分析方法的优越性及尚待改进之处。表3,参9。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行业内所有的企业热衷于相互模仿,竞争便注定了沿着同一个方向没有赢利地赛跑,日本经济失败的经验如是,中国企业当引起警醒  相似文献   
3.
林敦棋 《科技信息》2012,(29):86-87
自作者所发表的对称与不对称同一模式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初探等相关文章上网未半年;被引用频次和下载次数续增;并已被维普网评为四个"高影响力"等等,现暂不多谈其物理方面,仅谈其同一模式隐藏着包容性数学结构,其性质对微积分严谨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同一模式"产生唯一极值解;从借鉴牛顿初创微积分数学缺陷与责难的思考中,增进对同一模式包容性结构的认识,使读者对同一模式更有信心,继而开拓素数定理、包容性数学结构及把对称与不对称同一模式三者融为一体,推动其之发展,同时加强和提升了该数学新体系领域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合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石碣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介绍同一T构悬臂箱梁采用挂篮与支架结合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应力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德兴 《科技信息》2010,(13):372-372
本文主要介绍了轨道提升与行人在同一倾斜巷道内安装使用方法,明确实施范围、特点、应用推广情况、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采取安全措施,说明了施工安装使用的简易性、实用性和优越性,提升矿井安全系数,保证矿井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瑞婷 《世界博览》2010,(22):77-77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或许已经被中国人所淡忘了,但北京奥运会两年后,美国著名酒评师詹姆斯·沙克林套用了这句口号,喊出了“普世一酒”(One Wine One World),试图借助葡萄酒去弥合宗教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8.
谢林认为 ,全部悲剧艺术的基础是隐蔽的历史必然性对人性自由的干预。本文拟就谢林的这一悲剧观点 ,对其产生的哲学基础 ,内在表现和意义结果进行了研究与梳理 ,并结合具体作品做了进一步细致地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迹特征是书写习惯的表现形式,包括书写动作特征、文字布局特征和书面语言特征,是笔迹鉴定的依据。在笔迹鉴定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笔迹都能成为笔迹特征,而只有能够反映书写习惯的部分才能称其为笔迹特征,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本文从系统分析法、概率推算法、范围界定法、伪装别除法、差异解释法、样本归一法、观照感悟法等七个方面总结了确定笔迹特征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钢锉的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调查分析,认为钢锉的主要造痕部位——锉齿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具备进行同一认定的基础。在探讨钢锉削的机理时,通过力学分析,重点指出其受力情况及在力的作用下锉屑形成的内在原因。而在不同金属客体上进行锉削实验的结果表明,锉齿在承痕体上形成的锉削面线条痕及挫齿压止缘痕。锉齿在锉屑上形成的线条痕及锉齿印压痕,均可比对认定。文章最后指出了进行锉痕检验时的一些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