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沈从文笔下湘西乡民自在自足生命形态的劣势面入手 ,分析《萧萧》中整体性精神蒙昧与女性自身精神蒙昧造成女性人生的盲目和女性生存的悲剧性 ,并谈及《萧萧》内在精神与启蒙精神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2.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许敏 《科技信息》2006,(10):452
巴尔蒂斯在现代主义、抽象画风盛行的二十世纪,坚持古典的具象画风,这和他本人所处人文环境、自身经历及个人爱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绘画风格深受文学、东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一种超越时间之上的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鲁迅悲剧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出色的,阴冷的自然景象、麻木愚昧的周围人群和凶残酷烈的封建势力所形成的典型环境为悲剧人物活动设置了特定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在《雷雨》里,宇宙如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 ——曹禺《雷雨》序  相似文献   
7.
对于古典概型问题,一般通过排列组合方法计算,但有的时候计算过于复杂。本文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选取合适的样本空间可以简便的解决问题,同时还对这两种方法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博弈论在城市公交优先机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霖  刘肇城 《甘肃科技》2007,23(4):17-18,167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的现状,通过建立类似于“公共地悲剧”的完全信息静态模型,对均衡条件进行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相关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实行公交优先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具体来说,有“抽象与移情”、“象征与意境”和“造型和空间”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人物的曾国藩,长期以来或褒或贬,互相对立的评价中有时都不免某种简单化和肤浅。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在对曾国藩的刻画中,打破了那种评价上的两极思维模式,在封建末世的背景上,从解剖封建文化的视角切入,成功地写出了一个远非简单褒贬的、十分真实的、极富悲剧性的曾国藩,既富有历史认识价值,也不乏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