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在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可否以纪检口供直接定案,成为司法实践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根据现行立法及有关证据学理论,纪检口供并不具有刑事诉讼的证据能力.不能直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实践中,司法机关一般是通过一定方式对纪检口供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刑事证据,并作为起诉和定案的根据.在纪检口供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缺位,司法人员只能依靠个人的学识和经验进行,因而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从而造成各地司法机关在具体做法上不够统一.要解决这一司法难题,必须对纪检口供的效力及其转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有关毒品犯罪实践中仅以口供定罪的类型以及认定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对一个真实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旨在通过对该真实案例的分析为仅以口供定罪的司法实践提供一个完善的适用框架,以达到从严惩治与公正审判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刑讯逼供问题目前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的现状尤为值得关注,现实案例中许多由刑讯逼供而致的冤假错案经常引起舆论的哗然,同时也对树立司法威信造成不利的影响,想要彻底规避这种现象,必须先从探寻其发生的原因入手。本文将从可能引发刑讯逼供的原因,刑讯逼供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立法改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口供在刑事证据形式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本文探讨了口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对口供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攀供、自白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5.
刑讯逼供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在我国有着其历史根源。通过对刑讯逼供的历史背景及制度缺陷的分析,提出了防范刑讯逼供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提问享有沉默不语的权利。何为沉默权,我国是否应确立沉默权,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我国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从而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刑事讯问制度的实践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口供制度的缺憾,结合沉默权的理论依据,阐明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做法、“毒树之果”理论以及我国应如何对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后论述了一个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关的问题,即警察使用“侦查陷阱”获得的证据是否应当排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