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合肥盆地侏罗系沉积岩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物源年代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安徽省独山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物源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证明它们属三叠纪时期扬子向华北大陆下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产物. 对在凤凰台组发现的一类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砾石, 测得多硅白云母、磷灰石和全岩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232.1±2.1 Ma (MSWD = 0.59). 对三尖铺和凤凰台组沉积岩中碎屑成因的多硅白云母, 其40Ar/39Ar年龄谱的坪年龄值一致, 分别为216.5±0.6和217.4±1.3 Ma.  相似文献   
2.
东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构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过南北板块碰撞、碰撞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燕山早期穹隆构造形成3个构造阶段,其主体构造格架由碰撞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伸展作用和燕山早期穹隆构造所形成.文中根据不同岩石单元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穹隆构造形成中的构造表现,以主期构造特征及其后构造演化的一致性为原则,将东大别造山带的变质岩系分为南大别岩片构造带、中大别穹隆构造带和北大别隆滑-逆冲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系统论述了各构造单元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从造山带整体构造演化的角度厘定出3个阶段的5期变形,探讨了它们在大别山构造演化和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中的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永北  魏启荣  徐成彦  王豪 《科学通报》1997,42(21):2321-2324
1 地质产出 已发现的元古代变质水下喷发碳酸熔岩位于滇中武定西矿带观天厂区段(相当于中元古代昆阳裂谷中段武定海盆之西缘),赋存于昆阳群因民组顶部至落雪组下部,分布于观天厂环形构造内已发现的火山机构外侧核桃箐、大箐、观天、老呜哨等地(图1(a))。在火山斜坡熔岩的厚度只有十余米,而在洼地其厚度超过150 m,上、下整合于海相沉积地层,如叠层石白云岩、白云岩、层火山碎屑岩中,横向上消失于层凝灰岩中(图1(b))。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Sm-Nd,Rb-Sr同位素年代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徐备  陈斌  邵济安 《科学通报》1996,41(2):153-155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约100km的巴音高勒地区分布着一套变质岩,前人曾命名为锡林郭勒杂岩.这套岩系具复杂变形和角闪岩相变质,长期以来时代归属不明且缺乏详细工作.邵济安认为其属古生代褶皱带内的古地体,唐克东等则将其划归古生代花岗-变质岩带的一部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中,这套岩系被归入早元古代,但同时报道其U-Pb年龄为1060Ma.由于锡林郭勒杂岩是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褶皱带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变形变质地层单位,故查明其形成年龄、变质年龄对于解释华北板块北缘前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焦阳 《甘肃科技》2011,27(16):38-39,37
系统论述了变质层控矿床的构造控制,以变质热液型矿床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地质特征和重要找矿标志,认为在变质岩区找金矿具有较好的前景,同时还要重视变质岩区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野马南山地区位于中祁连西段,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由于变质程度较深,原岩特征难以识别。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北大河岩群一岩组变质岩系及原岩进行研究,其中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该套火山岩整体缺少Si O253%~66%之间的中性火山岩部分,基性火山岩来源为幔源部分融入的玄武岩,上升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酸性火山岩来自壳源熔融,整体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类似于大陆裂谷火山岩组合,可能为原始壳幔形成初期陆核—陆块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变质岩区地层特征的分析,认为在变质地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晶片理、变形分异条带与片麻理条带、构造透镜体、顺层褶皱及近水平韧性剪切带,其分别为纵向构造置换或横向构造置换的结果。为多期变形的产物。在这些地区开展构造测量需考虑采用构造—地层学方法。此工作方法可进一步指导对变质岩老矿山的重新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叶凯 《科学通报》1995,40(8):730-730
在大别山-(江)苏-鲁(山东)超高压变质带中,发育有大量榴辉岩、超基性岩、大理岩和变质泥质岩等高压岩块.近几年来,在这些高压岩石中相继发现了柯石英和金刚石.最近我们在位于(江)苏-鲁(山东)超高压变质带东北端的荣城滕家集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超高压变质岩,它们与榴辉岩具有类似的产出特征.两个样品的全岩化学成分(分析如表1).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纯西辉长岩-变质岩组合油藏成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纯西辉长岩-变质岩油藏的形成演化过程。方法在查明纯西辉长岩活动时间及其高温、高压持续时间的基础上,结合纯西地区的构造发育史、周围洼陷的生烃史及油气分布规律,对其周围烃源岩的岩性、岩相及有机地球化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建立了纯西辉长岩-变质岩组合油藏的成藏模式。结论辉长岩不仅大大促进了周围烃源岩的生烃、排烃过程,而且将其改造成为变质岩储层,并最终形成了特殊的辉长岩-变质岩组合油藏。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白片岩中的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大别山花凉亭白片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富镁铝超高压变质岩,其原岩为长英质岩脉,后又在榴辉岩相变质过程中被高压流体交代。根据白片岩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初始高压流体为含CO2的水溶液,证明超高压变质阶段存在CO2-H2O流体;假次生H2O溶液包裹体是在超高压折返阶级被捕获的,而次生H2O包裹体应与超高压折返最晚演化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