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在 Np(处所宾语)”位于动词前、后的两种句式的构成及语法意义,并试图通过变换来找出这两种句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区别,尝试以认知心理上的“完形”感知的基本原则来作出成因解释。  相似文献   
2.
变换分析对“V 一量N”结构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换分析可以分化句法同构的语法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变换,从三个方面揭示“V 一量N”中宾语表受事和宾语表结果这两种结构的不同,一是量词的范围,二是“一量”结构的性质,三是“一量N”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汉语句子语义结构中的受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关受事的几个问题 :1)受事的性质 ,2)受事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 ,3)受事跟相关语义成分的区别 ,4)受事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布依语的被动意义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是无被动结构标志词的语句。另一种是有标志词的语句。标志词各地分别有teη^33(不同地区分别又变读为ti:η^、tiaη^33等)、tшk^33、tso^31(有些地区又变读为tδo^11)。其中的teη^33和tшk^33是布依语固有词,而tso^33及其变读形式tδo^11则是从汉语贵州土语中借入的,即来源于汉语的“遭”。含标志词的被动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以分为6种类型,而所表示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条。  相似文献   
5.
借用配价语法和语义特征两种分析方法,探讨了施受关系不明的歧义成因,指出名词性成分的双重语义特征和二价动词对必有成分的需要是造成这类歧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题元理论探讨隐形被动句中N受事+V+ Location一类句式的动词特征及该类句式与其深层结构、存现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动词语义上的准入条件为:[+致使义]、[+生命体参与]、[+主体控制]、[+位移义].(2)功能上N受事+V+ Location结构中的动词吸收深层结构中的施事题元与标志词”把”,指派能力不变.(3)N受事+V+ Location类句式只能与N受事+Location+V着结构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7.
"所"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种指称事物的句法结构.这种句法结构,语法学界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它结构的分化情况,却极少涉及.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分析"所"字结构处于非定语位置上时的分化情况,进而说明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建汉语学术论文语料库,文章分析汉语学术语体的介词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学术语体高频介词具有鲜明的书面语特征,社科语体比自科语体更频繁地使用介词,二者使用高频介词一致性较高,但在使用频率方面差异明显。以受事介词为例,通过归纳分析句式,发现学术语体倾向于使用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将”,比其他语体更少使用“把”。社科语体与自科语体在使用介词时句式选择倾向不同,二者的受事介词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受事主语句的研究成果,并作一简评.重点讨论了受事主语句的界定及其与被动句的关系,受事主语句的生成与定性、类型、主语的限制以及这种句型的语法地位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所”字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种指称事物的句法结构。这种句法结构,语法学界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它结构的分化情况,却极少涉及。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分析“所”字结构处于非定语位置上时的分化情况,进而说明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