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分析了目的论、原子论、系统论三种哲学视野下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化学史上曾经产生过“半个原子”的矛盾,它的形成与解决构成了近代化学发展的一条主线。透过近代化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道尔顿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道尔顿原子论之理论自身这一矛盾的外化,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矛盾。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引入了分子概念,提出了分子假说,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分子”理论体系,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这个过程再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观”、“内因论”和“外因论”的思想,依次具体体现为科学理论的曲折发展律、内在矛盾动力律和内在矛盾外化律。客观地考证分析“半个原子”矛盾的形成和解决的过程,并全面地总结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对于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原子-分子”理论,对于全面地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于在中学化学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些化学史书认为道尔顿在其原子论中提出的“最简规则”是人为的、武断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本文通过对近代科学原子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考察,分析了道尔顿、贝齐里乌斯、康尼查罗等测定原子量的科学方法,阐述了道尔顿提出“最简规则”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它对测定原子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介绍了原子论方法和系统论方法的主要特征、相互关系及在农作物栽培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作物栽培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化学创造思维按其创造性的高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高级化学创造思维,它是指经过长期的观察、实验与反复的研究和探索所产生的非凡的创造。这种创造的产生开创了某一领域,或形成了某种划时代的新理论。例如,道尔顿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子学说,恩格斯对道尔顿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这样评价:“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化学理论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与物理学多次融合互动的情况下,从道尔顿原子论与奥斯特瓦尔德能量论并存发展为现代原子论和结构论的结合.此时期化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先后有奥斯特瓦尔德、诺耶斯和鲍林,三人分别编写了教材《普通化学教材》《化学原理》《普通化学》.文章对这三部普通化学教材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其中结构设置和指导理论的变化以及未被纳入教材的学说,都反映了化学理论在此期间从混乱变为清晰、对物理学前沿进展的应用以及美国仿效与超越欧洲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8.
伽利略通过消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不同质的对立进而从物理学的数学分析中达到他的原子论思想。伽利略的原子论消除了天上与地上物质性的差异,使天文学上的物理陈述与数学陈述达成一致,为哥白尼天文学革命的实现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同时,也为以数学和实验方法为特征的近代科学奠定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潘慧  杨恺 《广东科技》2007,(7):52-53
曾雄飞是一位追梦人,更是一位实干家,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将一个个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以原子构成论为基石的近现代科学在描述简单机械物理系统以外的对象诸如量子现象、宇宙演化和复杂系统时遭遇到挑战。本文在分析这种危机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成性本原来取代原子。针对这个主客体相融的、表达自由意志的开放实在,提出用更为广泛的广义信息概念取代力、物质和能量,从广义信息动力学角度建立起包容近现代科学的一个全新科学框架构想,以作为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广泛领域中存在的大自然现象的指导思想,并最终实现跨学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