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2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概括是塑造优秀文学形象的重要手段 ,它的基本方式是必须融会在个性书写过程中 ,以个性书写为形态。艺术概括包涵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 ,即 ( 1)通过个性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 ;( 2 )通过个性深入揭示内在本质 ;( 3 )通过个性显示深广的社会意义。达到这三个层次 ,文学形象便可获得深厚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取德里达解构理论中的“出走”与“回归”的“游戏”精神对当代文学寻根思潮进行了一番观照。寻根文学思潮解构了传统的政治道德文化中心语境并呈现出两大解构性体征,它试图反抗在世界文化中的边缘化处境却陷入了对西方霸权话语的潜在认同,最终在自身的悖反中解构了自身。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数学书面表达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其原因及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数学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物”、“道”标示了庄子哲学观的生存论、生态论、宇宙论三个环节,“人与文”、“物与文”、“道与文”是庄子从其哲学观出发,审视并揭示文学起源的三重维度。与此相应,庄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生存论、生态论及宇宙论的文学观。从生存论出发,文学是对生存的诗性观照,是真人自由生命的映射;从生态论出发,文学是对物性的体认及回归;从宇宙论出发,文学是对宇宙情怀的书写,是向大道的归藏,是天与心的交融。在文学的三维书写中,庄子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就是见证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的方式。口头交流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传统的村落和现代都市都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诉诸于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的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这一范式具有鲜明的演说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汉字书写学习系统.首先,对系统的两个主要模块,即笔画学习和汉字书写,进行了功能阐述;然后,对系统开发所涉及到的3个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实现;最后,通过实验对本文系统和基于Flash技术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现作为开发汉字书写学习系统的一种全新思路,取得了优于基于Flash技术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妇科护理交接单书写质量.方法: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运用QCC手法,启发圈员潜能,发挥头脑风暴,分析出妇科护理交接单书写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最后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妇科护理交接单书写不合格率从开展QCC活动前的72%降至活动后的28%,目标达成率为104.76%,活动有效.结论:QCC活动不仅提高了妇科护理交接单书写质量,还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合作能力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鼓语通神》(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下简称《鼓语》)是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依托云南民族的鼓乐现象、通过历时3年的田野追寻与案头沉思完成的学术新著.《鼓语》以云南民族鼓乐文化为审视对象,既有对过往鼓乐文化“为什么”的追问,又有对现实鼓乐文化意义“是什么”的回答.不仅从鼓类乐器产生的艺术心理立场对鼓的来历进行了学术追问,并从人的心理结构、生态环境和人的社会行为的角度,逻辑性地论证和回答了鼓的起源、文化作用及其社会价值的学术思考.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和云峰教授在对该著的推荐语中所指出的那样——“《鼓语》融彩云之南鼓乐、鼓舞于一体,汇多民族信仰、民俗于一炉,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视野下,中国翻译史书写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三组关系亟待关注: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翻译;口传文学翻译与书面文学翻译;海外华语文学翻译与本土中华文学翻译。少数民族文学、口传文学和海外华语文学翻译的纳入,可使翻译史在容量上成重量级、在形式上呈多声部,这是突破当前翻译史书写瓶颈所在,也是作为朝向确立中华多民族翻译文学史观的一种努力和书写中国多民族翻译史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