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乐府民歌中的妇女形象具有奇行异事化的倾向,其原因有三:一为叙事文体本要追求奇行异事;二为汉代的采风政策鼓励采集具有奇行异事的人物;三为汉代家庭现强调妻子对家庭的支持作用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古筝的演奏技巧和欣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筝演奏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肩、臂、腕、指这几个主要部位的有效配合以及如何处理好紧张与放松的问题是十分关键。要提高演奏水平,学会对曲目的欣赏很重要,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乐曲源流、音诗意趣的理解和领悟,是将诗歌要素和音乐要素融合一体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藏族歌手索郎旺姆和《星光大道》节目陕西原生态歌手阿宝的出现,逐渐让全国各族人民接触并感受到我国原生态民歌的艺术魅力,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原生态”热潮.本文客观评估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及其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十送红军》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红歌之一。1961年,《十送红军》以"民歌"面目问世;2001年,其"民歌"身份却被遮掩。身份标识的模糊引发赣南、汉中等老区人民对词、曲作者的讨论与争辩,时至今日,其身份的合法地位依然未被确立。文野之辨的焦点,不仅在于朱正本是否以赣南采茶戏《长歌》曲牌为基本母体进行编曲,亦在于张士燮是否套用了1958年《民间文学》刊载的《镇巴歌谣·十送》。而这些正是对"民歌"属性界定标准差异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贵族精神?西方很多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到但丁,从托克维尔到尼采、罗素,都不断地对贵族精神进行定义,提出过很多不同的看法。我把它们做了归纳,总结出最核心的几点精神。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是一首赞颂英雄的优秀歌曲。民歌中的主人公是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嘎达梅林。他为了帮助百姓争取土地利益,揭竿起义抵抗封建势力,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百姓们为了纪念他便编写了这首民歌。作为中国民歌海洋中的珍贵瑰宝,它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因此,也成为被中国现代音乐作品改编次数最多的民歌之一。其精髓内涵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继续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小易唱的民间曲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与欣赏水平,在技术上也难以充分展示演唱者的专业水平.因此,一批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曲家开始探寻民族声乐的创新之路,他们在传统民歌音乐的基础上用现代创作技法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出一批集民族性、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改编民歌,为我国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对演唱者技能的提高、艺术表现力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朝鲜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以民歌题材为分类方式,以下界面调式为研究视角,对朝鲜族民歌的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出以"下界面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的结构特征及其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戏曲与民族唱法都是由民间音乐发展而来,具有紧密的亲缘性,但随着二者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拓和探索戏曲发展的科学性和民族唱法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0.
王海珍 《科技信息》2013,(9):272-272,291
《旅游文化》作为浙江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高职高考的核心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包括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而民歌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再现,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和地域的印记。正因为如此,本文试图在中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中从民歌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搭建一座民歌中感受快乐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